柏林禅寺2013年新闻事件
朱彩方教授来河北省佛学院为学僧讲授讲座

本站讯:

10月18日至26日,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导师、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的朱彩方教授应明海大和尚之邀为河北省佛学院学僧分别作了题为《美国佛教》、《佛教与现代心理学的互动》的专题讲座。

朱彩方教授早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后留美多年,获得哈佛大学神学院硕士学位(宗教与心理学)、加州整合研究学院(CIIS)博士学位(东西方心理学),曾于旧金山圣玛丽医疗中心临床咨询督导受训,后在哈佛大学三藩市俱乐部、“CIIS”教授禅修和太极拳及其疗法。其研究领域集中在佛教与心理学, 中西文化比较。曾多年为美国心理协会会员,美国宗教研究院会员。

朱彩方教授现任国际超个人协会(International Transpersonal Association)理事,他和柏林禅寺有着很深的因缘,他曾参加过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习禅20余载,现为河北省禅学研究所的副所长。

18日下午至21日下午,朱教授比较系统地讲述了美国佛教的发展历史与佛学研究状况,尤其是大量结合了个人的真实体验与观察。

《美国佛教》讲座的分标题为:一,亚洲传统下的美国佛教;二,美国主流社会(本土化)的佛教;三,美国佛学研究(研究的机构。方法、和成果,佛学家代表)。

22日至26日,朱教授开始讲授《佛教与现代心理学互动》,其分标题为:一,佛教与现代心理学各自的界限和互动的必要性;二,佛教化导与心理咨询模式;三,禅修心灵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精神动力学取向;四,禅修心灵成长的理论与实践——认知行为取向;五,禅修心灵成长的理论与实践——存在-人本主义取向。

24日晚七点,朱教授在佛学院大礼堂为寺院常住大众上了一堂公开课,与大众一起探讨佛教心灵化导的模式,并现场邀请一名法师对居士示范一次心理化导过程。他认为:如果主动探索基于佛教框架、适当吸收现代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理论、技术的佛教化导模式,那么我们就走在这一正在悄然兴起的助人职业(Helping profession)的前列,更重要的是这将成为“人间佛教”、“生活禅”的新发展。

25日晚间,朱教授被邀请与美国禅修团冯克强先生一起为常住大众作关于“Zen in the West ”(西方的禅)的讲演。

在《佛教与现代心理学互动》专题讲座中,朱教授详细阐述了自己以多年跟踪国际、国内禅修心理疗法同行的研究,结合自己长期的修学体验不断实践、探索,试图开创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证性的“禅修整合心理疗法”,也称禅修整合心灵成长(Meditation-initiated Integrative Therapy)“MIIT”理论,同时,在普贤阁禅堂内与学僧们将“MIIT”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

朱教授的一句话十分发人深省,他说,要倾听自己内在真实的声音。“MIIT”是将禅修引入到心理治疗中,使人“有意识地静下来”,通过深入自己的内心来获得一些潜意识的信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真实的信息,源于对生活的觉照,从而安住其心。
同学们在听课中,深为老师认真严谨的态度、行云流水的教授深深打动。在一周的密集式学习中,大家伴随着喜悦与希望,对美国佛教、“MIIT”理论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受益良多。

据了解,“MIIT”理论将禅修和心理疗法,在理念和技术两个层面上进行有机整合。在理念上,禅修指向自在无碍的精神境界,而心理疗法/咨询则旨在使我们个人、家庭、社交、职业等世俗功能的最优化。在技术上,静观呼吸、思绪和情感的禅修方法与宣泄情绪、改正认知和行为的心理技术互为补偿,相得益彰。

“禅修整合心灵成长”的基本运行模式:坐禅---无意识升转为意识---洞见问题根源或线索---文字、形象或行为发露---分析、联想、治疗(个案)、成长---训练纠正习惯性不良思维和行为(家庭作业)---坐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