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禅的思想来源和现实意义
2022-07-04 16:24:56

姚卫群

在中国当代佛教的发展中,禅思想的发展占有显要地位,而在各种禅思想的发展中,生活禅又最为引人注目。笔者认为,生活禅也确实是佛教中目前最值得大力倡导的一种理念。笔者借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机会,简要谈谈对生活禅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主要分以下三点来谈:一、生活禅的基本内涵;二、生活禅的思想来源;三、生活禅的现实意义。

一、生活禅的基本内涵

当代生活禅思想的最主要倡导者是净慧长老。根据净慧长老的论述,生活禅的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四句口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参见净慧长老:《生活禅》,2001年6月18日于柏林禅寺问禅寮,讲座稿)。

这四点十分扼要,把生活禅的主要内涵表现出来了。作为一个教外之人,我也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佛教是一种宗教,宗教自然是讲信仰的。一个有生命力的宗教派别不会离开社会生活讲信仰,而是把信仰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活禅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宗教理念,当然要把信仰落实于生活。也可以说,禅僧的生活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宗教信仰与世俗社会一般人的其他信仰有不同,宗教要讲究超越,但再超越也依然要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绝对超越社会生活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宗教离开了社会生活就无法发展。历史上有许多宗教派别产生,有些派别兴盛发达,有些派别短期流行。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一个宗教派别流行时间短或很快就销声匿迹有种种原因,但一般来说,不能把自己的信仰落实于生活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佛教本身中的情况也是如此,有些佛教分支或宗派在历史上流行很短时间,有些则流行很长时间,出现这种差别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们与社会生活结合的紧密程度有不同。生活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佛教与社会生活要密切结合。

佛教是一个宗教派别,而宗教派别就不可能不进行修行。佛教徒重视修行是理所当然的。修行并不能仅仅流于空谈,要有切实的修行手法和步骤。修行者不能光说不练,也不能仅仅依据一些传统的范式来修行,而要从当下的生活中做起,要与时俱进,这样的修行才有生命力。这也是生活禅倡导的。也就是说,按照生活禅的要求,修行并不是限定在某一特定时段,也不是仅仅限定在寺院的特定佛事活动中,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修行意识,要时时想到作为一个佛教徒的义务。这种修行并不一定非要具有特定的法事活动的形式,不一定非要在特定的场所以专门的言语或专门的身体行为表现出来,因为在生活的行住坐卧中都可以修行。作为一个好的佛教徒,不能区分什么时间是修行时间,什么时间是非修行时间,佛教僧人要把修行活动贯彻到生活的每时每刻,因而说要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佛教创立的目的是要使世人获得觉悟。如果佛法与世间隔离,也就不成其为佛法了。因而佛法必定是融于世间事物中的佛法,是人生活中的佛法。而且,佛法来自世间,佛法涉及的事物是世间中的事物,佛教的理论是世间事物的理论,是生命现象的理论。没有独立于世间事物之外的佛法。认识佛法,就要了解佛教对世间事物的看法,就要明了佛教对生命现象的分析。佛教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只能是世间的问题,不可能是超越世间的问题。佛教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理论,不是鬼神的理论。佛教徒要修习佛法只能在世间中修习。所谓生活禅,也就是将佛法融化于世间的禅。

佛教是讲缘起的,不认为有独立于他人或他物的主体或本体。佛教理解的个人,实际是不能与大众分离的。绝对独立于其他众生的个人是不能存在的。因为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生活禅强调的就是个人要生活在大众中,个人修禅不能与世隔绝,不能离群索居。或者说,离开大众生活的禅修不是生活禅所倡导的。禅宗在佛教中属于大乘佛教系统,历来在求自度(自利)之外,还要求度他(利他)。也就是不仅仅求自己觉悟,还要使众生都觉悟。从这一目标来看,也要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这也符合佛教的“无我”根本理论。佛教最终的目标是使众生都摆脱痛苦,而不是仅仅使某些个人获得解脱。因而,生活禅不是离开大众的个人的禅,而是为众生服务的禅。离开了为社会服务,离开了为大众服务,就背离了生活禅的基本理念,就背离了佛陀的根本宗旨。

二、生活禅的思想来源

禅宗是中国最流行的佛教宗派。生活禅是当代中国佛教的一种主要禅修方式。但佛教毕竟来自印度,在学理上不可避免地与印度佛教有关联。生活禅是在历史上印度佛教理论和中国禅宗思想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与印度佛教的经论及中国历史上禅宗的传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渊源关系。

在印度佛教创立之初,佛教或佛教修行与世间的关系问题就已受到关注。佛教作为一种宗教,自然要有出世方面的特性及相应论述。如《长阿含经》卷第一中说:“人间愦闹,此非我宜。何时当得离此群众,闲静之处以求道真!”《长阿含经》卷第一中还说:“善智离世边。”这些都表明,在早期或小乘佛教中,出世的观念是佛教中十分强调的,是其作为一种宗教的明显特征。但印度早期佛教在表现出“出世”观念时并不否定世间与佛法的关联,如《长阿含经》卷第一中说:“佛出于世间,转无上法轮。”这里是说,佛是离不开世间的,并在世间宣传佛法。由此可知,在早期佛教中就有明确地将佛或佛法与世间密切联系起来的言论。只是从总体上看,早期佛教还是强调世间中充满了造成众生痛苦的种种“烦恼”,要摆脱这种状况。

在小乘佛教中,一些人强调佛教追求的境界与世俗世界的不同,强调在涅槃境界没有世俗世界的那些愚昧无知和贪欲等,不大突出佛教中的关于佛或佛法离不开世间的内容。而且,小乘佛教常常只求“自利”,即仅仅追求自身脱离痛苦,相对而言不大关注他人的解脱,因而谈自己解脱的言论多。

在大乘佛教形成之后,佛教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变化。大乘佛教更为注重佛教修行与世间的关系问题。而且理论倾向与早期或小乘佛教有一定差别。大乘佛教更强调慈悲利他,认为佛教的涅槃不是脱离人们生存的世间才达到的,而是就在世间之中。大乘佛教认为,即便达到了涅槃,也不能离开世间,还要在世间坚持弘扬佛法,救度众生。这就明确拉近了涅槃与世间的距离。许多大乘佛典中都有这方面的内容。

如《妙法莲华经》卷第五中说:“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于佛道,尔来无量劫,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我常住于此。”在这里明显可以看出,大乘佛教强调了涅槃与世间的联系,认为涅槃是不离世间的。大乘佛教认为,佛教徒通过修行虽然成佛或涅槃了,但仍然要住于世间。因为离开了世间就不能真正救度众生。这和小乘佛教中存在的那种一心想个人脱离世间来摆脱痛苦的做法是不同的。

《维摩诘所说经》中也有这方面的论述。如该经卷中中说:“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生不灭。”这里更是强调涅槃与世间的不可分离的关系。因为涅槃和世间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二者其实就是人的不同的认识境界。看到了生死(世间)的本质也就达到了所谓不生不灭的涅槃,并不是达到了涅槃就进入了与世间无关的另一个世界。

大乘佛教中的中观派也反对把涅槃和世间作绝对化的区分。中观派的代表人物龙树在《中论》卷第四中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中观派思想家青目在对《中论》卷第四的解释中说:“世间与涅槃,无有分别。涅槃与世间,亦无分别。”“究竟推求,世间涅槃实际无生际,以平等不可得故,无毫厘差别。”这和龙树的观念相同。青目在对《中论》卷第三的解释中说:“诸法实相即是涅槃”。这里,中观派所使用的言辞较为激烈,完全否定涅槃与世间的区别。其目的是要严厉抨击那种把世间与涅槃看做是两个世界的观念。在中观派看来,不能离开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因为达到涅槃不过就是消除无明,认识诸法的本性是“空”。涅槃和世间不过就是对同一世界的不同认识状态。涅槃即是认识世间事物的本来面目。所谓“诸法实相”也就是对世间本质的认识,对世间本质的认识也就是涅槃,故说二者无分别。因此,佛教的终极目标不是在世间或人类社会之外,而是就在世间或人类社会之中。

续出的大乘经中也有这方面的论述。如《大般涅槃经》在论及这方面的问题时谈到了“不了义”和“了义”。该经(北本)卷第六中说:“若言如来入于涅槃如薪尽火灭,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入法性者,是名了义。”这里,经中实际是强调不能把佛的去世与常人的死等同起来,佛的涅槃主要是指其达到了认识事物或世间本质(法性)的最高境界。《大般涅槃经》卷第四中说:“若油尽已,明亦俱尽。其明灭者,喻烦恼灭。明虽灭尽,灯炉犹存。如来亦尔,烦恼虽灭,法身常存。”这段经文也表明了涅槃并不是与世间无关的状态。烦恼灭了也就是涅槃。这时还有常存的法身,这法身自然还是存在于世间。因而也就是说佛或佛法是不离世间的。

佛教传到中国后,有不少变化和发展。但中国佛教中也还是保留了印度佛教经论中的关于佛法不离世间的思想,并且还有进一步的强调。这在中国历史上的禅宗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禅宗里最典型的论述是《坛经》中的一段话。《坛经》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坛经》在此处说的“佛法在世间”与《长阿含经》中说的“佛出于世间,转无上法轮”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但比阿含经中说得更明确。《坛经》中说的“不离世间觉”强调了要在世间中获得觉悟,与《中论》中说的“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以及《妙法莲华经》中说的“方便现涅槃,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基本思想也是一致的,都是认为佛法或佛教的觉悟不是离开世俗社会的另一个世界或境界中的产物。

禅宗在中国唐代之后的各个主要佛教宗派中,是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一个宗派。在不少禅师的言行中都可以看出,他们意识到,悟出佛教的道理或成佛,并不是仅仅依赖于形式上的那种读经或打坐,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禅。《古尊宿语录》卷第四中记述说:“王常侍一日访师,同师于僧堂前看,乃问:这一堂僧还看经么?师云:不看经。侍云:还学禅么?师云:不学禅。侍云:经又不看,禅又不学,毕竟作个什么?师云:总教伊成佛作祖去。”这里显然是要表明,形式上的读经学禅并不是根本。那么,离开了这些形式上的读经学禅还剩下什么呢?剩下的当然只能是在日常生活中去体悟或修习,这样才有可能“成佛作祖”,达到禅宗的最终目的。

禅宗里百丈怀海禅师等人有所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这实际上也是把禅宗的修行与日常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大张旗鼓地表明僧人的日常劳作与佛法弘扬或修习密不可分。百丈禅师不但倡导僧人与寺外的一般民众一样做工,一样种田,而且将这一作法制度化,努力实行。他不仅要求弟子这样作,而且自己也率先垂范,坚持劳作。这是典型地把佛教的修习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的作法。在印度佛教中虽有相关的理论源头,但很难找到像百丈禅师这样大力付诸实施的实例。

总之,中国禅宗在发展中最为强调佛教修行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密切结合,反对把传统佛教修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作绝对化区分,强调人们在一般的生活中来认识佛教的道理,由此进入禅宗追求的最高境界,正所谓“运水搬柴,无非妙道。”这成为禅宗实际最为看重的一种修持理念。

显然,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有着明显的佛教教理依据。因为这些主张的核心是要把佛教的修行与人们日常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反对把佛教的觉悟(成佛或涅槃)与对世间本质的认识区分开,反对把佛教的根本目标仅仅局限于个人的解脱。当然,把传统佛教中的一些思想精华融汇于一体,并赋予时代特色,这是生活禅的创新之处和重要贡献。

三、生活禅的现实意义

佛教产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后来传到国外,在人类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其能够与时俱进,能够贴近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在中国当代,生活禅之所以成为佛教思想中的显要形态,与中国当代的禅宗高僧大德也能与时俱进,注重融入社会大众的生活中有密切关系。在新时期,生活禅还会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大量信教群众,并能在新时期为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做出贡献。它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促使民众更容易了解佛教,促进僧俗关系的改善,有益社会和谐。

生活禅由于倡导佛教深入社会,接近民众,把佛教修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因而就必然大大拉近佛教教团或佛教僧人与一般民众的距离,使原本在许多民众看起来神秘莫测的佛事活动变得易于理解,消除了过去在许多场合出现的僧俗鸿沟,使原来相互不理解或相互轻视的信仰不同的人的关系变得融洽起来。僧与俗之间的来往变得频繁,教界与学界的合作大大增多。这使得民众对于佛教思想的看法变得客观,使得佛教活动容易吸引民众,僧俗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二,促使佛教教团在修行和戒律上与时俱进,进行积极改革。

佛教的修行方式和戒律的最初成分是释迦牟尼时期制定的。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在古代印度还是在古代中国,这方面的内容都有变革。在新时期,社会的变化非常之大,佛教在这方面仍然有变革的需要。生活禅提倡佛教融入社会,接近大众生活。这实际上也将促使佛教的修行方式与戒律适应新时代的情况,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现代佛教僧团在倡导生活禅的过程中,必定会发扬历史上佛教在这方面的优良传统,契理契机,在深入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积极进行符合时代要求,适合当代佛教僧团发展需要的修行和戒律方面的改革,为促使佛教健康发展起积极作用。

第三,促使佛教在教义理论上的创新。

历史上产生的宗教派别不可计数,但有大量的宗教派别流行的时间很短。而佛教则充满生命力,佛教在历史上能够持续发展,与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有很大关系。生活禅倡导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实际上包含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内容,也就是佛教的理论不能与现实世界的情况脱节。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也不断增强。任何宗教派别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就要在理论上不断创新,要在自己的教义中吸收新的有时代特征的成分,要在思想体系中融入更多的现代科学的因素。佛教在深入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必定会不断在教理方面丰富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四,促使佛教徒树立为民众服务的思想。

生活禅大力倡导“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这在很大程度上说,包含了要求佛教徒为民众服务的思想。这在当代是十分重要的。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根本目的,是要使众生摆脱生活中的痛苦,佛教的根本宗旨是要造福众生、利乐有情。佛教在创立后,特别是在大乘形成后,一直强调这一点。但如何使众生摆脱痛苦,如何造福众生,则在佛教的不同发展时期及不同流派中理解是有差别的,具体的实行步骤也是有不同的。生活禅发扬了大乘佛教,特别是禅宗的“不离世间觉”的精神,实际上明确强调,只有深入社会,与大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为民众服务,才能真正造福众生、利乐有情。这对当代佛教徒树立正确的修行观念有积极意义。

第五,促使现代社会中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

生活禅倡导佛教徒广泛参与社会生活,这将对现代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因为生活禅要求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这与一些传统佛教中存在的那种仅仅潜心个人修行,力求减少与外界接触的离群索居式的佛教修行有明显不同。生活禅的理念实际上既鼓励佛教修行者自觉与一般民众接触,也促使一般民众能主动与佛教修行者接触。在这种接触中能够互相了解,能够确立不同于以往的那种和谐僧俗关系。在那些非佛教信众但对佛教有一些了解的民众之间,通过与佛教的更深入接触,会形成一些不同以往的处事态度,他们有可能按照佛教中的一些积极观念来行事。在佛教内部,生活禅的要求有利于促使佛教徒克服“我执”,培养慈悲利他的精神。对教外的一般民众来说,通过对佛教思想的深入了解,将促使一些人改正自私自利,自说自话的不良习惯,为社会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从总体上说,以上提出的这几点也可以这样归纳:生活禅的理论与实践可以促使佛教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一般民众更好地了解佛教,使僧俗两界在新时期更好地相处。生活禅有益于佛教与时俱进,激励佛教徒在新时期自觉融入广泛的社会生活,推动大众吸收佛教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为建设和谐的现代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