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观十善

净慧


我们平常所说的十善法,是指止绝十恶业、勤行十善业、以期人天福果的十种世间善法, 即身三:不杀、不盗、不淫(或不邪淫); 口四: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三:不贪、不嗔、不痴。禅观也有十善,通于有漏无漏、世出世间以及大乘与小乘。禅观十善分为内五善和外五善。内五善是正修,外五善是助行。


先说外五善。


1、广行布施,2、严持戒律,3、恭敬三宝,4、孝敬父母,5、读诵听学。


外五善是修禅观的基础,是修道的资粮。修禅观的人,一定要在修外五善的前提下,才可以进入禅观的正修。外五善的内容一听就明白,这里就不详细讲了。


次说内五善。


内五善,有的地方叫“五停心观”,有的地方又叫“五门禅”,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


1、安那般那,即数息观;2、不净观;3、慈悲观;4、因缘观;5、念佛观,亦有说是界分别观。


修这五种禅观,可以使散乱的心停止下来而趋向善净,故称五停心观。


(一)安那般那,安那是呼,般那是吸,就是数息观。


这是一个古老的法门。佛教传入中国,最早译出的经典之一就是修习禅观方面的《安般守意经》,以及像《四十二章经》这样一些教导弟子如何做一名佛弟子、如何修习禅观等强调实修的经典。安那般那就是《安般守意经》上所讲的禅修法门。《安般守意经》又名〈佛说大安般守意经》,是东汉末年安世高(安清)所译。由于当时翻译经典的名词法相尚未统一,六根虽也译作眼、耳、鼻、舌、身、意,但六尘却译作色、声、香、味、细滑、邪行。“触”译作细滑,“法尘”译作邪行,是根据名相的实际内容来定名的。 《安般守意经》上讲,佛陀每年结夏安居期间,都要领导徒众修习安般守意,也就是数息观,因为修这个法门最容易入定。经上讲,佛陀修数息观时,一修就是九十天。所谓九十天,实际上就是指三个月的结夏安居。结夏安居主要修习安般行。可见佛陀成道之后是把数息观作为修习禅定的基础来加以传授的。康僧会是三国时期的高僧,他给《安般守意经》写了一篇序。这篇序上讲:修习安般守意,只需从一数到十,对这十个数字念念分明、息息清楚、周而复始、不相错乱地数下去,久久忘缘,即可入定。他说:小定三日,大定七日。他还说,我们的心在一刹那之间,有960个念头浮起来,一日一夜则有13亿个念头生起。这些都是杂念,使我们的心不能定下来。修数息观就是要把这些杂念澄清下去,这样,你才有可能入定。修安那般那主要是对治我们的散乱心。


(二)不净观


修不净观,就是观察我们这个身体完完全全地是个污秽不净的东西。能够对这个身体生起污垢不净的观念,那么,这个身体就没有什么值得贪恋爱惜的了。人们贪恋、爱惜的只不过是身体外表那点东西,皮囊和骨子里边尽是秽臭不净之物。贪心重的人修不净观来对治。贪有多种多样,如贪吃、贪睡、贪财、贪色、贪名、贪利。修不净观的时候,将四肢百骸仔细观察:原来竟没有一处是干净的!这样,你的贪心就会逐步地淡化。作为年轻的出家人,修不净观特别重要。别看你现在二十几岁,照照镜子, 自己觉得还长得挺俊的,但是,如果用X光照一下,你会吓一大跳——原来我的本来面目就是这个骷髅壳儿!经常修不净观,你的贪心、欲火就会慢慢地熄灭掉。佛陀教导比丘要修不净观,以对治贪心,原因就在这里。


(三)慈悲观。


就是在对待一切人和事的环境上,怀抱怜愍之心、同情之心、平等无私之心。怎样才能养成慈悲观呢?观想一切有情,无一不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兄弟、姊妹;我们能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生嗔恨心吗?我想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即便偶尔控制不住,生起了嗔恨心,也会及时醒悟过来。尽管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世上有孝敬父母的人,也有杀害父母的人,但孝亲是人的本性。修慈悲观就是要把我们孝亲的本性扩大到一切有情身上,普遍地生起慈悲心,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嗔心重的人修慈悲观加以对治。


(四)因缘观。


又叫做缘起观。就是通过顺观、逆观十二因缘,真正认识到三世因果相推相续的实际情况,从而觉悟出生死流转和解脱之理。修因缘观可以帮助我们对治愚痴。


(五)念佛观。


这里所说的念佛观和净土宗所倡导的念佛稍有不同。这里的念是指忆念。忆念佛的相好,忆念佛的功德,并时刻把心念系在佛的相好和佛的功德上面,让佛的相好和佛的功德充满我们的整个身心,念念相续,毫不间断,从而达到对治烦恼、消除业障的目的。


修习内五善,可选择其中一项为主,比如以修数息观为主,贪心起来的时候,可以兼修不净观;嗔恨心起来的时候,可以修慈悲观;愚痴心起来的时候,可以修因缘观;业障起来的时候,可以修念佛观。作为出家众,先修数息观,然后经常运用不净观来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道心才会坚固,贪欲才会淡化。贪欲最难对治,它像火一样,此火不熄,修行就没法进步。所以,一定要想办法使这盆欲火熄灭掉。怎么熄灭?就是修不净观。如果修不净观修不起来,我建议你到医院拍个X光片子,拿回来放在桌子上,天天观察它,看看你的本来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儿? (选自《净慧法师禅七开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