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与情绪管理 净因法师

(2011年7月22日上午于文殊阁)


主持人明勇法师:下面介绍一下今天上午讲课的净因法师。


净因法师和柏林禅寺有着殊胜的法缘,早在第一届生活禅夏令营时就担任授课老师。随着夏令营走过18个年头,净因法师曾数次来柏林禅寺授课,净因法师还是我国派出僧人国外留学的最早五比丘之一,曾就读于斯里兰卡克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伦敦大学亚非学院,2001至2010年任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现仍为该中心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南京大学生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今天我们再次有幸请到净因法师,大家热烈欢迎! (鼓掌)


净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营员,上午好!


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禅修与情绪管理”。


最近出了很多与大学生有关的事件。大家都知道2004年马加爵杀人案,后来又出了“药家鑫撞人刺八刀”恶性案件,最近又出了北京人文大学四名学生为独吞火锅店而六板斧砍死火锅店合伙人张某的恶性事件。这么多的恶性事件一连串的发生,都与大学生有关,就不得不让人反思。在人们的心目中,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而大学生恶性杀人案件一个接着一个地发生。我经常在问自己,现在的大学生都怎么啦?年纪轻轻的,受高等教育,天之骄子似乎成了恶魔的代名词,引发社会各层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是我今天讲这个题目的因缘。


1.心理学与传统文化


我看过药家鑫的一些资料,他是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成长道路上没有污点,学习优秀,得过诸多嘉奖,学习很用功,也没有什么不良的记录,应该说是一个很好很优秀的学生。正是这位“品学兼优”的天之骄子,2010年10月20日晚,驾车送完女朋友返家途中撞伤路人,他下车查看,但没有询问对方的伤情,而是举刀连捅受害人8刀致其死亡,然后驾车逃离现场。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促使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在一念之间成为杀人犯呢?这一案件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座的都是大学生,我想听听各位营员对此事有什么看法:一个优秀大学生为什么一夜之间成了杀人魔?到底背后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谁制造了药家鑫?新闻传媒、网上对此事的评论很多,你们有何看法?


营员一(女):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父母都在大学工作,我个人也在大学工作。现在大学生怎么了?因为我们把学校都已经搬到郊区去了,然后功课的压力又很大,就业的形势又很不好,即便就业了,生活压力还是那么大,所以现在的大学是缺少爱和关注的地方……


净因法师:你的意思是,觉得大学生缺乏爱与关注?我觉得你们得到的爱比谁都多啊,父母亲啊、朋友啊。


营员一(女):我理解的爱是在了解的基础上。


净因法师:那你觉得我们都不了解大学生,对吗?


营员一(女):不是很了解。


净因法师:那你了解的大学生是什么?


营员一(女):我很难笼统地来说,但是我有看到过药家鑫的一些资料,包括我的一些朋友亲自去接触过他的家人,就像法师所说的,并不像网上所说的怎么样的富二代啊、有多少仇恨啊,他可能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吧。


净因法师:和我们大家一样?在座的大学生们,你们到底谁?是魔鬼还是天使?告诉我。好,这边有位天使,来,话筒,你到底是谁?老实说。


营员二(女):我不是天使,但是我曾经是大学生,在离云南很近的城市生活,马加爵杀人案发生时我还是大学生,当时听到这件事时也很震惊。因为在我们那个地方,广西、云南是属于贫困地区,很多很多的学生都是靠亲戚的资助才能上大学。我们那边的学费也是挺高的,如果家里面很贫穷的话,是很受歧视的,也没有人理解,心理压力很大,因为学费很高,伙食费也很高,还有其他一些杂费,学生本身会有很多压力。但我们那里的人也是非常懂事,就是说不会向父母要,可能会出去打打工,勤工俭学,但是还是不足以让我们承担这些费用。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富二代或者家庭比较富裕,他们很瞧不起来自家境贫困的学生,不愿跟贫困生来往,甚至合起伙来欺负人。马加爵就是其中一个。


净因法师:我总结一下你说的要点,大学生中有的家境贫寒,也有富有的,互相比较。富的自命不凡,贫的很有压力,但是咬紧牙关,也不敢跟别人说,压力很大,对吧?我想问你,药家鑫是穷人还是富人?他的问题是压出来的吗?


营员二(女):不是。


净因法师:他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在座的营员中,我敢说,够胆杀一只狗的人并不多,更何况是杀一个人呢?人是有智慧的生灵,杀一个人真的很难,但药家鑫连人都敢杀。谁能告诉我,他的极端举动到底是压出来的,还是家里富出来的?还是家里穷出来的?


营员二(女):好像都不是。


营员三(女):法师您好,我觉得就是……


净因法师:你是在校的大学生,还是已经工作了?


营员三(女):我现在大二了。


净因法师:大二还行。因为刚才所讲的人都是大学生过去时,我想听听大学生现在时的想法。


营员三(女):我感觉他们的杀人是一时的冲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净因法师:打住,打住,你意思是,他的杀人是没有预谋,对吧?


营员三(女):应该是没有,据网上说没有。


净因法师:我完全同意你的说法,他就是一念之间产生杀人的念头,在本讲座的最后我们会详细分析。


营员四(男):据我了解,药家鑫他爸对他管得非常严,然后就……


净因法师:他爸管教他很严不好吗?他就会去杀人吗?


营员四(男):我是说他的个性太受压制了。


净因法师:家教严,他的个性就很怪,对吗?


营员四(男):对。


(众笑)


净因法师:啊?家里管得严,人就很怪?你脾气怪不怪?说真话。


营员四(男):我脾气……还好吧。


净因法师:还好,就是你家里管得不严,对吧?


(众笑)


营员四(男):不是,我是说管得过于严格了。


净因法师:过于严格,你的界定过于严格是什么?他老爸哪些管的不对,你跟我说,你小心啊,他的资料我看得不少的。要不要帮忙?来,后面,让后面的营员帮你好了。


营员五(男):法师你好,我是一个在读的本科生。我觉得今天的大学生问题在于心灵没有获得足够的成长,自己,是我们自己,不是父母、外界、环境、压力,而是我们自己,太幼稚太嫩,男人不像男人……


净因法师:你打住!(众笑,鼓掌)


学生就因为太幼稚太嫩,所以才要接受教育的啊,你要是很成熟,那还接受教育干什么啊?所以我不认为幼稚是你的问题呀,这不是什么问题啊。因为我幼稚,所以我可以杀人吗?幼稚难道可以成为杀人的借口?


营员五(男):不应是借口。现在的教育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没有什么好不好。


净因法师:“对于普通人”,你的普通人是什么定义?


营员五(男):对于这个,我的这个定义不清楚,不好意思。


净因法师:不清楚啊,对不清楚的事你都敢说啊!


(鼓掌)


营员六(男):法师您好,我的想法也许不成熟,但我觉得这三个案子都跟钱有关系。马加爵是因为家里穷,没钱,受歧视;而药家鑫为什么会杀人呢?是因为如果不把受害人杀掉,那个人会一直缠着他,他也会损失一大笔钱;第三类,还是钱。我觉得现在的教育,我说的可能不对,我觉得非常的差。他们的态度太功利了,大学生对生命缺乏尊重。从佛家的角度来看,他们对于果报也无所畏惧,所以说他们才会这样做。


净因法师:嗯嗯嗯,好!(鼓掌)药家鑫的案子让人反思的地方确实很多,现在我们把刚才讨论的内容归纳为如下三点。


1.1 断根的危机


药家鑫辩护律师认为被告是“激情杀人”;应从宽处理;一位教授将药家鑫连捅受害人八刀说成是“弹钢琴的重复性动作”;而最让人瞠目的是药家鑫师妹的惊人之语:“我要是他,我也捅……”这些匪夷所思的言论,值得人反思:现在的人们都怎么了?我们的社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从承担责任、敬畏因果与尊重生命等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探讨这起恶性案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深层社会问题——中国文化“断根”的危机。


1.1.1 对责任的承担


生活在一起的生灵,物资缺少时,若无后天的教化,难以形成伦理道德的观点,来协调彼此的关系,出于求生的本能,相互争夺有限的资源,群体内必然争夺不休,甚至相互残杀,无法形成群体的力量,给生存造成极大的危机,这是动物的特性。而人类则不同,通过后天的教化而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相处(能群)。荀子对此有明确的解释:


“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得之分义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群生皆得其命。”


荀子将‘分’、‘义’看作是“能群”与“不能群”的客观条件。人在一个团体中确立相互之间的关系后(伦),按分工之不同而扮演特定的角色(分),承担相应的义务(义),享受相应的权力,这就是“理”,慢慢形成群居的生活规范(伦理)。若大家都能遵守这一规范,人们就能和睦协调,团结一致,力量就大,成为一个强大的团队,就能战胜外物,这是人成为万物之灵的法宝。同样,小到一个家庭、团队,大到一个国家,重人伦,承担责任,尽义务,形成强有力的团队,才是一群人的生存之道,国家兴盛之本。因此自古以来,重人伦,尽义务,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


然而,由于教育的缺失,人们对人伦礼教观念越来越淡漠。一位美国朋友在中国游历,回国前夕,我问他对中国人的印象时,他的回答很妙,“当服务员的不知道自己是服务员,不知为客人提供好的服务是他/她应尽的责任,总感到自己是怀才不遇,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应该做什么……”这位美国朋友道出了目前中国人的通病:不太习惯于安守本份(人伦),履行责任(义)。药家鑫便是其中一位。自从他手握方向盘那一刻起,他就是司机,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是所有司机应尽的责任。他若遵守交通规则,则不会撞人;即使违反了交通规则,不幸开车撞上人,这原本只是一起平常的交通事故。下车,向受伤者询问伤情,救人,是他的责任!然而,据药家鑫当庭陈述,“天太黑,我不清楚她伤的程度,心里特别害怕、恐慌,害怕她以后无休止地来找我看病、索赔。”于是,他取出一把单刃刀捅向了受害人,连捅八刀,然后驾车逃跑。道义与罪恶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他在那短暂的霎那有承担责任的念头,就不会举刀杀人并葬送自己性命。


逃避责任的思维在当今社会已经极为普遍,折射出“重人伦,尽义务”这一中华文化核心元素正在被人们遗忘。


1.1.2 对因果的敬畏


对于一个游戏来说,游戏规则,你玩就是真,不玩就是假。同样,一个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一旦确定,他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就是人生的游戏规则。在远古时,人生的游戏规则往往通过苍天、祖先、雷神、上帝等超自然的力量来维持。譬如说,孝养父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人生游戏规则,民间坚信,不孝子必遭天谴雷诛,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儒释道用自己的哲学思辨教化人,使人们从内心产生一种内在、自发的力量,来维持人生的游戏规则。以佛家为例,因果律从理论上解决了任何一个人为什么要遵守人生的游戏规则。依照佛教的缘起法,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偶然,都是由一定的条件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而成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形成了民间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在古代,无论一个人是否信佛,都会认同因果律,进而形成一股维护社会秩序的强大力量。所以历史上无论谁坐上皇帝宝座,掌握了政权,都会以儒释道三教来治理人心,维护人生的游戏规则,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


而今,相当多的人把因果报应看成是迷信,人生的游戏规则只能靠法律、权力来维持。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法律惩治越来越严厉,而食品安全问题却越来越多,假药、假酒,假奶粉、假肉,毒馒头满天飞,只要能赚钱,毒死谁都行;只要有位好爸爸,撞谁都不怕。反正不信因果,有何惧哉?!


由交通肇事变成杀人犯,药家鑫也是不信因果之牺牲品。他开车撞人后,下车看被撞的人,这是他天良未泯。当他看到被害人在看他的车牌号码时,自私的本能产生自我防范,这也无可厚非。然而,关键时刻,只有一念之差,他若信因果,绝不会认为杀人灭口后就可以逃避惩罚,杀人的悲剧就可以避免。


事实上,药家鑫绝不是开车撞人后逃逸的第一人,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人。因果报应,这一中华文化核心元素在教育中缺失所造成的的社会问题已经显现。为什么我会这样讲呢?现在很多人认为人死如灯灭,那么,做好事的人跟做坏事的人到了最后生命终结的时候都是一样。换句话说,好人也罢坏人也罢,他不需要对他做的任何事情承担任何责任,或者说做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在死的那一刻是一样的,那谁还愿意做好事呢?因为做坏事舒服啊!做坏事很容易发财啊!那么,伦理道德丧失,社会难以正常运转,这才是当今社会真正危险的地方——对因果认知的问题。


1.1.3 对生命的尊重


佛陀告诫我们,生命对每一个众生都是宝贵的,众生都具有强烈的求生愿望,都爱惜自己的生命。对于人类来说,每一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力,这是最基本的人权。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如果我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我们才能安心工作,生活幸福,社会也因此而发展和繁荣。反之,如果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生活在极度恐惧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问题变成了“如何才能活着”,主要的精力自然都放到求生存方面去了,又怎能安心工作?这样的社会怎么能得到发展?所以生存的第一基本条件是生命安全,因为人们爱惜自己的生命重于世界上任何一件东西。因此,佛陀把“不杀生”放在第一位。


药家鑫将受害人撞倒后,受伤者痛苦的呻吟声并未引发他的同情心。双方在此之前并不相识,应无怨仇。药家鑫只是为逃避责任而杀人灭口,持尖刀朝被害人胸、腹、背部等处连续捅刺,将伤者当场杀死。更匪夷所思的是,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药家鑫非人道的行为,药家鑫辩护律师认为被告是“激情杀人”,不是真杀人;一位教授将药家鑫连捅受害人八刀说成是“弹钢琴的重复性动作”,有人在网上公开表示:“我要是他,我也捅……”理由是,撞死人,国家有规定,一次性赔款有定数;若撞人不死,也许终身受累。这种把他人的生命当儿戏的思维,才真正令人恐惧!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更有司机撞人后,二次故意碾死人。由此可见,漠视人的生命已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尊重生命”这一中华文化的核心元素受到严峻考验。同时也提醒人们,仅靠法律来维持人生的规则,远远不够,文化治国的传统仍需继承。


综上所述,自近代中国提倡科学、民主,展开反封建思想的新文化运动以来,人们错将以儒释道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当作封建残余加以鞭挞与批判,文革期间更简单而粗暴地将之视为“迷信”与“落后”的象征而加以全盘否定。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把主要精力用于解决温饱问题,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的重建,传统文化化世导俗的功能丧失,人性自私、贪婪的劣根性无法受到有效的控制,因而造成当今中国社会的奇特现象:人们只讲权力与享受,不愿承担责任;不信因果,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以牺牲别人的生命为代价,视他人生命为儿戏,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这正是“药家鑫撞人刺八刀”恶性案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深层社会问题——中国文化“断根”的危机。


1.2 心理学的局限性


早在2004年马加爵杀人案之后,人们已意识到,我们的学校教出了各种各样的怪胎,学校对教育出现的问题已经开始反思,心理教育和辅导被引进了学校。心理学引进了很多纷繁复杂的名相,看起来好像很有学问,但在处理我们心理上的问题时,常有隔靴搔痒之感,老是隔了一层,很难触及到我们的灵魂。原因何在?心理学是舶来品,扎根在基督教文化里面,时常让人找不到感觉。学生心理有问题了,引进心理学课程,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治标不治本。


1.3 传统文化——生命的保险丝


很多人认为,现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学就能解决。我认为心理学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是要真正解决中国人心灵深处的问题,还是要靠中国人的根——中华文化。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鼎盛民族,必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它不仅凝结过去,而且滋养未来,成为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根本。不管社会怎么变,人灵魂深处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文化之根,没有道理可讲,这是一种传承、熏陶、潜移默化,几千年来养成的一种思维,比如对父母的孝敬、对生命的尊重、对因果的敬畏和对责任的承担,成为代代相传长期积累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价值观,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让一个人自身产生抗体,相当于电路里面的保险丝,当电流出了问题的时候,跳闸,就可以挽救一条命。中国文化教化的保险丝在关键的时候也会提醒你,不能这么干。现在的人脑子里没有保险丝了,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为人、做事都没有底线,这才是“药家鑫撞人刺八刀”恶性案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严重社会问题。


2. 小脑与大脑


药家鑫犯案前,他没有前科,没有预谋、没有组织,与受害人更无任何仇恨。这么乖乖的一个好大学生,在父母的严加管教下,面对突发性的车祸,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是什么东西主导了他的行为?明白了这些问题,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1 小脑——动物的本能


猫追老鼠、狗服从主人、鲑鱼洄游、杜鹃常把蛋产在其他鸟的鸟巢里,都是动物的本能。肉食动物会把比它小的动物吃掉,这是它们的本能;但是多数的肉食动物不吃自己的孩子,这也是本能。本能反应的器官在哪呢?是动物体内最古老的部分——小脑,是所有动物求生存的本能。


尽管人是万物之灵,但也是动物大家庭的一员,只不过是在动物之前多了两个字——“高级”。但不管你是高级动物,还是低级动物,小脑的功能都很重要,控制着生灵的本能反应。对人而言,食色、吃饭、睡觉、欲望、说谎、虚荣、趋利避害等都是人的本能;发生意外时,逃生是人的本能;当危险来临,无论是自救还是救人,也是人的本能反应。药家鑫开车撞人后,逃避责任,也是人的本能在起作用;后天的教化不够,无法扼制自私的本能,不惜以杀人来保护自身的利益,人便失去了最后的底线,与动物没有任何区别,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悲哀,也正反映出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拼命往动物方向靠——最大限度地刺激了动物自私的本能。依据唯识学的原理,人自私的本能是由第七末那识发出的(见表一)。

上表讲的是八识之间的关系。不少人认为,第八识最重要,而我则认为,化解任何心理的问题,应该从第七识入手。因为唯识学第七识解说了一个人自私的本能是如何产生的。前五识如同员工,他们只负责收集信息,无权表达好、恶;第六识如同CEO,有权表达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感受,但无权决定好、恶的评判标准;第七识如同大老板,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进行判断,作出好与坏、是与非、善与恶的最终判决,慢慢形成概念,储存于第八阿赖耶识中;我们通常把第八阿赖耶识看成是仓库,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所形成的好与坏、是与非、善与恶的概念,原本是主观的,时间久了,人们误以为这些概念是客观、公正的,自然会强加给别人,要求所有人都接受自己的观念。这些主观的概念如同种子,储存在第八阿赖耶识中,左右我们未来的行动,影响我们生命的轨迹,推动生命的轮回。


2.2 大脑——人类与动物的分水岭


人本是动物大家庭的一员,依靠小脑的功能本能地生存着。随着时间的流逝,仅仅靠小脑本能的反映,难以在错综复杂的大自然中生存下来。面对进化过程中适者生存的竞争游戏规则,人脑逐渐增强了对大自然有意识的反映,导致人脑急遽性的演化,大脑逐渐形成,成为人类与动物的分水岭。


今天,动物依然依靠小脑的本能反映而生存,而人类的大脑经过350万年的进化,日趋完善,通过后天的教化,形成有意识的思维,有能力判断此时此刻的当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此来扼制人的本能冲动。


2.3 太动物化——当今文明的危机


幸福人生,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共同追求,大致说来,包括如下三个层面:生存、生活与生命(见表二)。

(1)生存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举世瞩目,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温饱问题就是生存问题,这不只是人类的专利,也是所有动物求生存的本能。换而言之,要使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仅仅解决温饱问题还不够,还有生活得好一些的愿望。如何生活得好些,如何提升生命的品质,我们关注得不够。


今天我们的教育过于偏重于知识的灌输、技能的培养,这仅仅是为了生存,其必然结果是,追求名、利,成为人生的唯一目标。中国社会富了,结果又如何?富到只剩下钱,穷到只差钱。富人除去钱还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呢?钱与权,成为衡量人价值观的唯一标准,良心、修养、道德只能退居第二位,“药家鑫撞人刺八刀”就是在人本能的驱使之下,为了减少“经济”损失而有的自然选择。


(2)生活


生活得好一些,经济固然是基础,安心却是关键。做错事,心不安,生起改过自新的动力,这就是调心——修身养性的开始。这正是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功能。反之,若无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仍然心安理得,无惭无愧,与动物有何区别?!因为,“有无惭愧心”是区分人类与动物的分水岭。从这种意义上讲,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学问或知识的灌输,更关系到使人活得像个人的大问题。


我在伦敦求学时,当时国内有位高官到伦敦旅游,临回国时我就问他,伦敦怎么样啊?他说,比中国差多了。何以见得?他说,“你看这里的房子,最高不超过六层,还是中国的高楼多!”这让我无语——人把钢筋混凝土的硬件发展当作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全部,这是特别危险的地方。社会就如同一台电脑,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若无相应的软件配套,社会迟早会出问题。


而我们当今的教育,过份强调了硬件的发展,而在人身健康心灵健全的软件上投入明显不足。当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时,因缺少这方面的训练,融入社会时,难以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以及自身的冲突,怎能活出好心情?怎能活出人生的精彩与乐趣?更不用说人生的境界了。


(3)生命


活着不难,活得有感觉难,活得明白更难,活得有意义与价值则是难上加难!人生的问题,一直是古往今来人们苦苦探索的热门话题。传统文化探索的核心是“我为什么要活着,我如何能够活得更好,而不是仅仅是“活着”而已。


3. 左脑与右脑


一般人的大脑都比较匀称地分为两个脑半球,一半被称为左脑,另一半叫右脑。神经学家认为,两个半脑对我们如何行为、理解世界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各位营员对自己的大脑又了解多少呢?那我就先考考你们吧:人为什么用右手写字而不用左手?


营员七(男):因为左脑比右脑要发达一点吧。


净因法师:什么?左脑比右脑要发达,所以用右手写字!你这什么逻辑啊!


营员八(男):人用右手写字,因为左脑负责语言区域,右脑负责思维逻辑,右脑一般是倾向于想象。


净因法师:基本正确!再比如说,我们打电话是用左耳听还是右耳听?应该是右耳多一点。用左耳听电话,好像怪怪的,是吧?这主要也是左、右脑分工所造成的。有人见过真正的大脑吗?请看这个短片,我们的大脑由左、右两半球组成,由胼胝体相连,成为一个整体,而左、右脑的分工却不同(见下表三)。

3.1 左脑的功能与局限性


大家看过爱因斯坦的大脑吗?爱因斯坦的大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死后,有人把他脑袋“取”下来,保留到今天,脑神经科学发达以后,科学家把他的大脑进行扫描,输进机器进行分析,看看发生了什么。


(播放视频)


看到没有,人脑就像灯泡钨丝一样,用久了会留下一些痕迹;脑神经科学家把爱因斯坦的大脑进行扫描,发现他的大脑左边确确实实与常人不同,经常使用的部位,留下了痕迹,通过电脑的分析显示出来。这证明人的左半脑擅长理性、有分析能力、逻辑能力,是使人类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人们都比较注重对左脑的开发。


大家知道左脑时代是怎么划分的吗?在远古时代,功夫好像很重要。为什么呢?那个时候知识还不是很重要,力气才是生存的根本。有力气的人,能把对手打败,这就是有本事,会受到人的敬佩。但对现代人来说,功夫再好,还不如有把枪防身。当人类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后,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信息社会时代,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知识就是力量,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真理(见表四)。

由上表可知,直到20世纪前后,人们还处于左脑时代,并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本身并没有问题,知识的重要性也不应否定,唯识学第八识揭示了知识的形成,指出了知识的局限性,说明了迷信知识的危险性。


前面我们已谈到,在八识中,前五识接触外界事物,第六识感知我们所接触的事物,产生喜欢、不喜欢的感受,而第七识自身的利益则是第六识判断喜欢、不喜欢一件事物的依据。以自我为基点,以自己的私利为中心进行判断,怎能客观公正?!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因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处境或喜好不尽相同,对同一件事可能有不同的感受。以蛋糕为例,若喜欢蛋糕的味道,便形成蛋糕对我好的概念,心中产生喜欢吃的感受,最后把蛋糕好的结论贮存于第八阿赖耶识中,下次见到时自然会拿来吃;若一位女孩因吃太多蛋糕而使自己发胖,便形成蛋糕对我不好的概念,心中产生恐惧的感受,最后把蛋糕不好的结论贮存于第八阿赖耶识中,下次再见到蛋糕时,自然会把它扔在一边,不敢再吃(见表五)。蛋糕到底是好食品还是不好的食品呢?离开特定的人,恐怕永无定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同样是蛋糕,却得出好与坏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这样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说,同样是清风明月,在心情好的人心目中,觉得特别的美好,自然发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赞叹;然对忧愁的游子来说,便会发出“江枫渔火对愁眠”之叹息。再如,同样是晚霞,心情好的人便会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赞美;而在老年人眼中,却会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迥然不同之感伤。至于“明月”与“黄昏”之本来面目为何物?烦恼众生恐怕难以领悟。


以上事例说明,本来清净的心,被贪瞋痴等自私的思想染污后,产生种种分别,起惑造业,形成各种概念,贮存于第八阿赖耶识中。种子(即我们的体验所熏习而成的潜能)生现行(即现象界的体验),现行熏种子,循环不息,最终形成我们的逻辑思维世界,这是左脑的功能。


佛家认为,我们左脑思考的东西,它既不客观,也不公正,往往很主观,但因以所谓的符合逻辑的知识结构出现,便误以为是客观、公正的。明明是你主观的判断,你却认为是客观的判断,并以此为基础再去进行你的决策,随之而来的是行动,结果当然会有问题啦。


比如说,一只蚊子咬了你,谁帮我做个判断:蚊子是益虫还是害虫?


营员九(男):害虫。


净因法师:在座的有没有持不同意见的?蚊子天生就是害虫?对谁有害?对人确有害,但对蚊子本身有害吗?


营员九(男):没有。


净因法师:假如说,被你打死的那只蚊子,一状告到阎王殿,阎罗王做判官:蚊子只咬了你一口,你却要了它的命,谁的危害更大?照这种逻辑,你可能会输掉这场官司。我也是人类的一员,没有代替蚊子翻案的意思。我只是想跟大家说明一个问题,我们说蚊子是害虫,唯一的依据是它对人类有害。如果客观公正地讲,在没有出现人类之前,蚊子便活跃在这个地球上。今天,人类成为地球的霸主,不仅要把蚊子赶尽杀绝,也不愿为其他生灵留下生存的空间,想来都有点恐怖!我们再来做个游戏:你觉得中国电影明星谁最美?别不好意思,没关系的。


营员十(男):我没感觉。


净因法师:你没感觉,有境界!那我再问你,现在在你周围有不少美女,你觉得她们美吗?在你心目中有美女吗?


营员十(男):有美女,但不存在最美的。


净因法师:你心目中的美女,她的美是真的还是假的?


营员十(男):不是真的。


(众笑)


净因法师:你的意思是,这儿的美女都是假美女?


(众笑)


营员十(男):不是。


净因法师:“不是假美女”,还是“不是真美女”?说真话,对你来说,有压力,对吗?问题其实很简单,我只是要你回答,美女的美,是客观的吗?我们来做个试验:如果在一个房间里放1000只蚊子,然后放一个你认为很舒服的美女,再放一个你认为你很不舒服的丑女。那现在我要问你,那蚊子会不会口下留“情”,光咬丑女,而不咬美女?


营员十一(女):不会,因为蚊子没有审美观。而且在蚊子只要吃到它想要吃的东西就行了,在它的世界里不存在审美。


净因法师:那狗有没有审美能力?


营员十一(女):我不知道,因为我不是狗。(众笑)


净因法师:那你又不是蚊子,你怎么知道蚊子没有审美能力呢?(众笑)


好了,不找你们的麻烦了。我只是想跟大家说明一点,因个人主观的喜好,产生美、丑的概念,慢慢被人们误以为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如果美女的美是客观的,蚊子和狗都应认同她的美才对啊。同样,平时逐渐形成的观点、主义等,也是主观的,我们却把它当成是客观的绝对真理,进而想通过各种手段强加给别人,这正是社会纷争的起源。

佛家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你的行为不断地重复,变成重复性的行为;重复性的行为就变成思维,重复性思维变成习惯性的思维;习惯性思维左右我们的行为,主宰我们未来的生命。我们好像是自己的主人,其实大错而特错。我们很多时候是我们思维的牺牲品,即第八识中的种子在主宰我们的命运。即使是我们在座有多年修行的人,也无法逃脱左脑习惯性思维的影响。我们找一位法师来对话,好吗?(鼓掌)


(播放短片)


这是一个从来没有用过的器皿,看起来有点恶心。把话筒给印普法师,你知道这是什么?


印普法师:它是个新痰盂。


净因法师:好像是洗手间用的,(众笑)刚刚出厂,从来没有用过,消过毒,很干净。(继续播放短片)老外科学家想做什么实验呢?他在这干净的器皿中倒入苹果汁,然后供养你,你会喝吗?说老实话。


印普法师:我会喝。


净因法师:哎呀,我还治不住你了啊。(鼓掌)


有没有人现在去帮我买个痰盂,洗干净,倒上果汁,看他中午喝不喝!怎么样,印普法师,你敢不敢。(众笑)你们还有谁敢喝的?还有人也敢啊,夏令营真的能培养人啊!


行了,我们继续。我跟大家说明一个概念,佛教界对于心理学的分析,特别深入,好的不得了,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人的思维。我们的思维一旦形成,它真的会影响我们的行为,甚至于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印普法师,走路时你正好看到河边长着一朵漂亮的莲花,你打算怎么做?


印普法师:欣赏。


净因法师:你没有其他想法?


印普法师:没有。


净因法师:你请坐,这位法师的境界很高哦。(鼓掌)很多的人看到莲花以后,就想买,或者想随手把它“拿”过来,然后供奉到佛台上。换而言之,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占有,喜欢就想要,这个是很自然的。前五识接触事物,第六识产生喜欢的感觉,然后你就想把它占为己有,这就是人的本能。用各种各样合法的办法也拿不过来的时候,你就会用非法的手段来占有它,这正是出问题的地方,这说明以逻辑思维为主导的左脑的局限性。


3.2 右脑的功能与局限性


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的人是谁?法兰西斯?培根,对。现在我想问,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概念时代,有没有比知识更有力量的东西?


营员十二(男):信仰。


净因法师:信仰?有宗教素养,还有其他答案吗?


营员十三(男):智慧!


净因法师:慧的内涵是什么?怎么会比知识更有力量呢?在我的课堂上不允许老跟我讲概念,因为概念太多了,概念到处都是,图书管里从概念到概念的书,永远都看不完。我是想让你用心去领悟。


营员十三(男):正如法师昨晚所说的,不要停留在理论上,应让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指导我们的生活,就是说让知识重新回归到实践当中,这样我觉得是智慧。


净因法师:有境界!


营员十四(男):阿弥陀佛,我觉得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智慧是规律,佛陀、孔子、老子都告诉咱们做人做事、处世的规律。


净因法师:智慧确实比知识更重要,而对一般人而言有点抽象,太高了,不太好操作。不少中国人有好高骛远的毛病,什么都要最高、最好……虽然说“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但太玄了容易变成虚无,太高了往往缺少可操作性,难以落实。做人要踏实点,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不管你做什么,要具有可操作性,不可操作的东西再好也只能“供”着。现在我觉得知识仍然很重要,但已不是唯一的力量。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运用知识的能力,比知识本身还要重要。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在左脑时代,一个人花费一辈子的心血,能写出一本书,已不易。而今有了电脑,昨晚大家座谈时,有一位厉害的人物,就坐在我旁边用电脑边听边打,座谈结束时已打了七千多字,一瞅还都能用。这从某个侧面描述了知识爆炸的原因,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三大重要资源之一。处于这样的时代,书读不完,知识学不完,知识大爆炸。知识、信息多到令人眼花缭乱。以前我们坚信:只要有知识,走遍天下也不怕。而今我们方知,运用知识的技能比知识本身还重要。下面这则趣味小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这一道理。


张二狗是我的同学。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被人拿来作为对比的两个极端,我曾经是他的梦魇,现在他却是我的梦魇。现将我和他的人生历程列出来,再一次深刻感受一下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1、小学入学第一天


我对老师说会背301首唐诗做100以内加减法,口齿清晰条理清楚,老师对我眉开眼笑;张二狗对老师的提问一问摇头三不知,神情呆滞语无伦次,老师对他暗暗皱眉。


2、小学二年级


我考试次次第一,终于在一次满分后肩膀上多了三条杠杠;张二狗和人打架有赢有输,终于在一次大败后脸上多了三条疤疤。


3、小学三年级


期末考试我再次拿到语文数学两门功课双一百,老爸被老师请到家长会上介绍家庭教育经验;期末考试张二狗再次拿到语文数学两门功课总分三十,老爸被老师请进办公室聆听家庭教育经验。


4、小学四年级


领导前来视察我校,我作为少先队代表上台发言,被大家称为主席台上的模范学生;校长宣布从严治校,张二狗作为闯祸精代表上台检讨,被大家说是站壁角的形象大使。


5、小学五年级


我的作文《一个难忘的晚上》在某次大赛中获奖,老师陪我到省城领奖并游玩了一天;张二狗在一个难忘的晚上爬墙进入某个工厂搬运废铜,门卫陪他到派出所领奖并休养了一天。


6、升初中了


听说初中的几个班主任为抢我到自己班上而争得面红耳赤;听说初中的几个班主任为把张二狗踢到别人班上闹得不可开交。


  • http://www.bailinsi.net
  • Copyright 2005-2014 柏林禅寺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冀ICP备130211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