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出离轮回之道 江西宝峰禅寺住持衍真大和尚

(2012年7月20日下午于文殊阁)


从远古时代起,印度人就普遍承认生命轮回的存在。佛陀出世以前,这里的人们已经对轮回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知道,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共称人类四大古文明,稍后还有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但是,在印度文明以外的其他文明中,我们看不到对“轮回”的清晰的描述,最多只是对“死后或许有来生”的隐约、朦胧的认识。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古印度有很久远、很深厚的禅定瑜珈传统。这是其他文明体系中所不具备的。佛陀出世以前,在古老的瑜珈修行体系中,就已经有很多行者证得色界乃至无色界的禅定。如给初降生的佛陀——悉达多太子看相的阿私陀仙人就是证得无色界禅定的行者。以禅定作为基础,瑜珈行者们可以成就神通,其中包括宿命通和天眼通。证得宿命通的行者,可以观察到自己前生的生命状态,甚至可以了解多生多世。证得天眼通的行者,可以观察到肉眼见不到的生命界,如鬼神类等非人众生,会了知有天、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六道的存在。天眼也可以了解生命的流转情况。比如某某人死了,天眼可以了解他的下一生新的生命状态是怎样呈现的。这样,通过宿命通和天眼通对生命前世、今生、来世的完整认识,古印度人就知道:今生这个生命现象不是在出生时突然间出现的,也不会在死亡后无缘无故突然断灭。今生的生命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前世、今生和来世的联结。这样,人们就建立了对生命轮回的认识。


除了认识到轮回的存在以外,瑜珈行者们还观察到了另外的真相:在生命的流转轮回过程中,苦多乐少。在六道当中,天、人二道是善道,虽然也有苦,但多少有一些乐受。(当然,即使是善道之乐,在佛教的智慧观察下,也是苦——坏苦和行苦)。而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是恶道,一道比一道苦。在久远的轮回过程中,往往恶道时长,善道时短。因为众生的习性是贪嗔痴炽盛,为恶甚易,见善难从,故多作恶业而善业稀少。而恶业必感生恶道,善业方能感生人天善道。佛陀曾讲过,我们失掉人身的机会如同大地土那么多,而得到人身的机会仅同爪上泥那么一点点。经典中说,在大咸水海中有一根浮木,中间有一小孔。浮木在海上随风浪飘荡,海中有一盲龟,一百年才把头伸出水面一次。当这头盲龟伸头出海时,正好从飘荡的浮木孔中出来。这种机缘是相当难遇的,而我们得人身的机会也是这么难。但是众生一旦堕到恶道受苦,时间往往很长,经典上常用“多少阿僧祇劫”来描述。“阿僧祇劫”是多长的时间呢?如果折算成多少年,那一定是个天文数字。经典中说,有一座长、宽、高各四十里的石头山,每一百年用一块纱布去擦拭一下,直到这座山被擦平了,一个阿僧祇劫的时间就过去了。可见,一旦堕恶道是很可怕的。而在轮回中,众生堕恶道的机会是那样的多,生善道的机会又是那样的稀少。具备宿命通和天眼通的行者们通过观察六道轮回,他们知道:轮回是苦的,是可怖畏的,应该寻求出离轮回之道。


在古印度,发心寻找出离轮回之道的行者们尝试各种各样的修行方法。在诸多修行方案中,有两种方案最具有代表性:


一是修习甚深的色界、无色界禅定。


二是实行严苛的苦行。


佛陀初出家时,对这两种方案都认真实践过。最初,他是跟两位禅定行者修习禅定,一位是阿罗罗迦罗摩仙人,一位是郁陀迦罗摩子仙人。这两位仙人都证得了无色界禅定。这里说的仙人是指修梵行禅定的瑜珈行者。佛陀跟他们学习,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证得了老师们的最高境界。两位老师非常赞叹,希望佛陀和他们一起教化徒众。虽然无色界禅定在当时被很多瑜珈行者奉为最高的修行境界,但是佛陀知道,这并非究竟。因为无色界禅定仍然属于世间定,世间定现前时,可以镇伏烦恼,但无法根除烦恼。烦恼不断除,就无法出离轮回。


于是,佛陀离开两位老师,他选择了当时印度盛行的第二套修行方案:严苛的苦行。


苦行的传统在印度也有很悠久的历史,直到今天,这种传统在那里依然盛行。苦行是用各种方法去挑战身体的极限,其中包括长期忍受饥饿。佛陀成道前的苦行经历,经典中有详细的记载。佛陀描述自己的苦行情形说:“形体劣弱,骸骨相连!顶上生疮、皮肉自坠、犹如败坏瓠卢,亦不成就;我头尔时亦复如是,顶上生疮、皮肉自坠;皆由不食故也。亦如深水之中星宿现中,尔时我眼亦复如是,皆由不食故。犹如故车败坏,我身亦复如是,皆悉败毁不可承顺。亦如骆驼脚迹,两尻亦复如是。若我以手按摩腹时,便值脊骨,若按脊时,复值腹皮;身体羸弱者皆由不食故。我尓时復以一麻一米,以此为食竟无所益,亦复不得上尊之法。”


佛陀经过六年这样严苛的苦行,身体被折磨得很厉害。我们今天也能看到佛陀苦行的塑像,瘦得一根根骨头都看得到。但是佛陀发现,这么严苛的苦行仍然不能解决问题,“亦复不得上尊之法”。烦恼依然会生起。于是,他决定放弃这种严苛的苦行,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大概是羊奶稀饭),这样就慢慢恢复了体力。跟佛陀一起修苦行的五位同伴,就是憍陈如尊者他们,不能接受佛陀放弃苦行的决定。他们觉得他堕落了,竟然吃起羊奶稀饭来了,于是五个人就离开了佛陀。


身体渐渐康复的佛陀在尼连禅河洗了澡,在今天印度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用功修行。佛陀思维採纳了光明正道之法,深入禅定,内心安稳、洁净、无贪无染、柔和、警醒,坚定不可动摇,逐渐生起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尽智明,悟透了四圣谛十二缘起,获得了三明六通,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寻找到了出离轮回之道——八正道。


佛陀第一次说法,是在鹿野苑,为过去一同修苦行的五位同伴讲《转法轮经》。在这部经中,佛陀呵责了两种极端。他说:“诸比丘,有两种极端是出家人所不应当从事的。是哪两种呢?一种是沉迷于感官的欲乐,这是低下的、粗俗的、凡夫的、非神圣的、没有利益的行为;另一种是自我折磨的苦行,这是痛苦的、非神圣的、没有利益的行为。藉着避免这两种极端,如来实践中道。此中道引生徹见、引生真知,通向寂静、胜智、正觉、涅槃。诸比丘,那引生徹见、引生真知,通向寂静、胜智、正觉、涅槃的中道是什么呢?那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佛陀进一步为五比丘讲解苦、集、灭、道四圣谛,憍陈如尊者最先悟道。佛陀又接着宣讲《无我相经》,五比丘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佛陀发现了八正道是出离轮回的唯一中道。他终其一生用八正道教化弟子,乃至临入涅槃时,有一位年岁很大的老梵志须跋来问法,佛陀又再一次强调了八正道。


须跋求真理之心非常恳切,就在佛陀要入涅槃的那天晚上来到佛陀的住所,想要拜见佛陀请教问题。阿难尊者考虑到佛陀身体疲劳,中夜要入涅槃了,不希望有人打扰佛陀,就没有同意须跋进去。须跋再三向阿难尊者请求,慈悲的佛陀在房里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得知是年老的游行僧须跋来问法,就招呼阿难尊者让他进去。


须跋请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如是白世尊:“瞿昙,彼沙门婆罗门,有僧伽、有弟子,智者而有名声,为弟子之师、一教之祖、大众尊敬者,犹如不兰迦叶、末伽梨侨舍利、阿浮陀翅舍金披罗、波浮迦旃、萨若毗那梨弗、尼健子等,依彼等自言,以己智而知耶?皆不知耶?对[诸法]或其部分知、部分不知耶?”


佛陀说“止止!须跋!勿言:彼等以己智而知耶?皆不知耶?对[诸法]或其部分知、部分不知耶?须跋!我为汝说法,谛听,善忆念之,我当说。”


须跋应诺世尊:“唯然,世尊。”随后佛陀告诉须跋:“须跋!于任何法、律中,无八支圣道者,其处则无第一之沙门果、无第二之沙门果、无第三之沙门果、亦无第四之沙门果。须跋!于任何法、律中,有八支圣道者,其处则有第一之沙门果、有第二之沙门果、有第三之沙门果、亦有第四之沙门果。外道沙门之言论皆是空幻。然,须跋!若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间则不空缺阿罗汉。”


须跋听完佛陀的开示后,发心出家做了比丘,不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他是佛陀亲自说法度化的最后一个弟子。


佛陀从初成道为五比丘宣讲《转法轮经》开始,一直到他临入涅槃为须跋作开示,一生的教化,就是围绕着八正道展开的。八正道作为出离轮回的唯一灭苦之道,也是种种修行方案的判断标准。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实践八正道,并且检查自己的修行是否有遗漏其中之一或者更多。没有圆满修持八正道,就不可能解脱轮回。下面将引用古今大德的著述对出离轮回的修行原理及道次第作进一步说明,其内容主要来自《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阿耨楼陀尊者著,菩提长老解释)和《清净道论》(觉音尊者著)。


生死轮回的方式,是由烦恼轮转、业轮转、异熟轮转这三轮转来显示的。即无明、爱、取为烦恼轮转;称为业有的一分有与行,是为业轮转;称为生有的一分有与其余的识、名色、六处、触、受,是为异熟轮转。最为基本的轮转是烦恼轮转。在受到无明蒙蔽及渴爱驱使之下,人们投入于造作种种世间的善恶业。如是烦恼轮转引生了业轮转。当此业成熟而产生果报时,那即是业轮转引生了异熟轮转(果报轮转)。在对这些苦乐的果报作出反应时,还沉溺于无明的人即会受到渴爱所制伏,而欲享受更多愉悦体验、执取已获得的、以及尝试避免痛苦的。如此异熟轮转再引生另一个烦恼轮转。如是这三轮转不断地转着,直至无明被诸圣道根除。


无明和爱即是轮回之根,通过断除此二根,轮回即会止息。而八正道的修习,正是断除无明和爱的利器。所以,通过圆满修习八正道以出离轮回,是佛陀的核心教导。

八正道含摄在戒定慧三学当中。修行人通过修习八正道,可以次第成就七种清净。也就是: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此中戒清净属于戒学,心清净属于定学,从见清净到智见清净属于慧学。就通过断烦恼而出离轮回而言,戒学是以彼分断而断烦恼,定学是以镇伏断而断烦恼,慧学是以正断而断烦恼。


戒清净是所有修行的基础,应该修习四遍清净戒:


一、波罗提木叉律仪戒,依信而成就。实践遵守佛陀制定的止持作持诸戒律。


二、根律仪戒,依念而成就。以正念防护诸根,遇顺逆境等外缘时,不起贪嗔。


三、活命遍净戒,依精进而成就。以适合、如法、清净的方式获取生活必需品,不应以不适合、不如法、不清净的方式获得。


四、资具依止戒,依慧而成就。在使用如法获得的衣、食、住、药等生活资具之前(及当时与之后),应以慧如理观察、省思运用它们的正确目的,远离贪嗔痴。


若能圆满成就这四种戒,令之清净无染,是为戒清净。


在戒清净的基础上,进一步修习心清净。心清净包含了两种定,即近行定和安止定。这是定学。通过修习禅定业处,镇伏欲贪、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等五盖,现起平稳的禅支而成就。


见清净是依特相、作用、现起与近因辨识名色,了解所谓的“人”只是在因缘和合之下生起的名色法组合,在它们之内或背后并没有一个永恒的主宰的我存在。见清净又名“名色分别智”。


度疑清净是辨识那些名色的诸缘,去除对过去、现在与未来三时名色法的诸缘之迷惑。通过缘起之智,禅修者辨识现在的名色组合并不是无端端地生起,也不是万能之神所造或因灵魂而有,而是因为过去世的无明、爱、取(行)与业而生起。他也运用相同的法则辨识过去与未来(名色的诸缘)。度疑清净又名“缘摄受智”。


当他如此辨识三地诸行及它们的诸缘时,禅修者把它们归纳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蕴等组别。


随后他依世、相续与刹那以思维智观照那些行法的三相:以灭尽之义为无常,以怖畏之义为苦,以不实之义为无我。之后他依缘与刹那以生灭智观照(那些行法的)生灭。


当他如此修行时即生起了:光明、喜、轻安、胜解、策励、乐、智、念、舍与欲。

道非道智见清净是通过辨识光明等观之染为进展的障碍而得以分辨道与非道之特相。


十种观的染除了“欲”以外的九种本身并非烦恼。不过,当禅修者体验这些殊胜的经验时,若缺少分辨的能力,则可能会停止进展,而只是享受那些体验,并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在执着它们,甚至误认为已经达到出世间道果,则是步入非道。若他能善巧分辨,知道这些体验只是成熟的观智的副产品,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而继续提升观禅之修习,则不会执着它们。分辨十种观之染为非道、观禅是道的能力被称为“道非道智见清净”。


当他如此脱离了那些进展的障碍之后,而继续修行时,他证得了有关三相(无常、苦、无我)的一系列观智,也就是:生灭智、坏灭智、怖畏智、过患智、厌离智、欲解脱智、审察智、行舍智、随顺智。通过这一系列观智的培养,禅修者越来越深刻地观察到五蕴诸行法的生灭无常、苦、无我,它们是坏灭的、可畏的,只有过患。明瞭只有无生无灭的无为法才是安全的。对一切行法感到厌离,希望解脱,而再以种种方法观察那些行法的三相。


在审察之后,禅修者照见诸行法当中无一物可执取为“我”及“我的”,因此舍弃了怖畏与取乐两者,而对一切行法感到中舍。如是生起了行舍智。随顺智是在出世间道心路过程里,于种姓心之前生起的欲界心。它随顺着之前八种观智的作用,以及顺着之后道智的作用。


此中行舍智是非常重要的阶段。《清净道论》中,有对“行舍智的结果”作详细描述:


如是观空而提起三相,把握诸行而舍断怖畏与欢喜,则对于诸行成为无关心而中立,不执它们为我及我所,正如与妻子离了婚的人相似:


譬如一人有一可爱适意的好妻子,他极宠爱她,和她实在片刻难离。一旦他看见此女和别的男人同立,同坐,或语,或笑,则恼怒不乐,受大忧苦。后来他继续看见此女的过失,便欲放弃她,和她离异,不再执她是我的了。从此以后,他看见她和任何人作任何事,也不会恼怒忧苦,绝无关心而中立了。


如是此(瑜伽者)欲从一切诸行而脱离,以审察随观智而把握诸行,观见不应执彼为我及我所,舍断了怖畏与喜欲,对一切诸行成为无关心而中立。如是而知如是而见者,则对于三有、四生、五趣、七识住、九有情居,他的心无滞着、萎缩,回转而不伸展,住立于舍(中庸)或厌恶。譬如水滴之于倾斜的莲叶,无滞着、萎缩,回转而不伸展;亦如鸡的羽毛或如筋络,投之于火,无滞着、萎缩,回转而不伸展。如是这(瑜伽者)对于三有,……乃至舍或厌恶。这是他的行舍智的生起。


从行舍智到证果(智见清净)的过程,《清净道论》用了很形象的譬喻来说明:


如果彼(行舍智)见寂静的涅槃寂静,则舍一切诸行的转起而跃入涅槃。若不见涅槃寂静,则再再以诸行为所缘而转起。正如航海者的方向乌鸦相似:


譬如航海的商人,带着方向乌鸦上船。当他们的船为风漂流至异域而不知是否有海岸之时,便放出他们的方向乌鸦。于是那乌鸦便从桅杆飞入空中,探察一切方维,若见海岸,便向那方面飞去,如果不见,则屡屡回来而止于桅杆之上。如是,如果行舍智见寂静的涅槃寂静,则舍一切诸行的转起而跃入涅槃;若不见,则屡屡以诸行为所缘即转起。


这(行舍智)(净)如在粉筛上旋转的麦粉,亦如去了子在弹的棉花,以种种相把握诸行,舍断怖畏和欢喜,于审察诸行中而成中立,以(无常、苦、无我)三种随观而住。如是而住的行舍智,则入于三种解脱门的状态,及为七圣者的各别之缘。


当他如此观照时,由于其智已成熟,(他感到:)“如今(道)安止即将生起。”于是,在有分断之后生起了意门转向;随着生起的是两个或三个缘取目标的无常等任何一相的观智心。它们被称为遍作、近行与随顺。当行舍智与随顺智圆满时也被称为“导向出起之观”。


随后生起了取涅槃为目标的(更改)种姓心,超越了凡夫的种姓,而达到圣者的种姓。在这之后即刻生起了(须陀洹)道;(该道心)彻知苦谛、断除集谛、证悟灭谛及开展道谛,而证入了(出世间)安止心路过程。之后有两个或三个果心生灭,然后再沉入有分。


在有分中止之后,生起了省察智。


智者省察道、果、涅槃,以及省察或没有省察他已断与还剩下的烦恼。


如是必须通过修习六清净而次第地证得的四道名为智见清净。


圣果的标志,正是以烦恼结使的断除程度而论定的。须陀洹圣者断除了有身见、疑、戒禁取及令至恶趣的欲贪、嗔恚。斯陀含圣者进一步断除了其余的粗的欲贪、嗔恚。阿那含圣者断除细的欲贪、嗔恚。阿罗汉圣者则断除了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等所有烦恼结使。


须陀洹圣者,最多经过七番在天与人中展转轮回之后,便得灭尽于苦而出离轮回证入般涅槃。


斯陀含圣者只一次来此世间便得灭尽于苦,出离轮回证入般涅槃。


阿那含圣者不复还来,依结生而不再来此欲界世间之故。他们生于色界天中而证入般涅槃。


阿罗汉圣者在这一期生命存续之时,名有余依涅槃,在这一期生命终了时,入无余依涅槃。阿罗汉圣者是大漏尽者,具最后身,卸去重担,随得自己目的,尽诸有结,是以正知解脱,为天及(人)世间的最高应施者。经典中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就是描述阿罗汉永远出离了轮回。


结语:佛陀历经千辛万苦,于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寻找到了出离轮回的唯一真正之道——八正道。佛陀为此弘化一生,度无数众生出离轮回之苦海。诚如经典所言:“恰如扶起倒者,使隐覆者显露,示迷者以道,如黑暗中揭来油灯,使有眼者见诸色。”为佛弟子,应努力修学以八正道为核心的戒定慧三学,直至断除烦恼结使出离轮回。并以弘扬、传承佛陀遗教为己任,方能上报深重之佛恩。


主要参考书目:


《律藏》、《阿含经》、 《清净道论》(觉音尊者)、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阿耨楼陀尊者著,菩提长老解释)、 《佛陀与佛法》(那烂陀长老)、 《禅修之旅》(焦谛卡禅师)、 《印度佛教史》(平川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