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人生 楼宇烈教授

(2012年7月21日上午 文殊阁)


主持人:各位营员,今天上午的讲座由楼宇烈先生主持。我想各位应该对楼先生有所了解,昨天我们有两次机会聆听先生的讲话,对先生的睿智和博学有所感受。楼先生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北大国学研究院导师。在昨天晚上的普茶中,我想大家也知道,楼先生生于1934年,已近八十高龄,所以说,先生能来柏林禅寺为夏令营做讲座,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今天为我们做的讲座的题目是《禅意人生》。下面我提议,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楼先生!


楼宇烈教授:各位法师,各位营员,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是《禅意人生》,因为事先我也不知道这次夏令营的主题是什么,也不知道这次夏令营有哪些老师、法师来授课。来了以后看到这次的主题是“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喜悦”,那我觉得我原想讲的跟这个题目也比较贴切。但是又看到明天一天是由净因法师来讲,也是《禅意人生》这个题目。但他的禅意人生呢,是有个特别的所指,是乔布斯的。对年轻人来说,乔布斯大概也是个偶像吧。这个偶像的禅意人生究竟怎么样,我想明天净因法师一定会讲得非常精彩,因为净因法师是辩才无碍,一定会讲得很生动。他讲乔布斯的禅意人生一定会很有意思。那么我今天讲的禅意人生呢,我想就从一般的,没有什么特指某一种类型的的禅意人生开始讲。其实这个题目也是来得很有意思的,有一次在北京,我的一对学生结婚,就在北京的一个素斋馆里面举行婚礼。他们听说我也要去,就想请我在下午的时候给他们联系的一些朋友讲一讲佛教的问题。问讲个什么题目好,我说讲个什么呢?不如讲个《禅与人生》吧,禅跟人生的关系问题。结果大概因为我现在成了一个“无齿之徒”,嘴里一颗牙都没有了,所以发音就会有点不清楚,对方就听成了“禅意人生”。我到那儿一看,打出来的是《禅意人生》,不是我原来讲的《禅与人生》。后来我一想,也挺好,比我原来想得更好。原来只是讲禅与人生的关系,现在是直接把禅的意境直接地植入到人生中间里面去了。这个题目很好,我觉得禅意人生,就是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禅意。


今年夏令营的主题是“在生活中体悟禅的喜悦”,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中间应该充满了禅的喜悦。那么我们生活中怎样来体验禅意、体验禅的喜悦呢?我觉得昨天晚上净慧老和尚讲得非常好,我们要在生活中间体验禅的喜悦,首先我们要热爱生活,如果我们连生活都放弃了,那我们还体验什么禅的喜悦?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够体验到禅的喜悦。在生活中要体验到禅的喜悦呢,我们又一定要明白,什么叫禅悦?我们又怎么样才能得到禅悦?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讲禅,讲生活禅,讲禅修,我们究竟修什么?要明白什么?禅又让我们怎么样来生活?我想这些可能还是要从佛教的一些基本教理说起。因为我们常常讲到禅,会给它很多的形容词,昨天我也给了它很多形容词,我说禅是一种智慧,可以说是人生的智慧,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禅又是一种理念;禅又是一种态度;禅又是一种方式、方法;禅又是一种境界。所以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禅。这些都基于对佛教的一些基本教义和它理论认同的基础上面,才可以获得这种智慧、才可以达到这种境界、才可以把握它的这种方式、方法。所以我想我们还是要从佛教的一些基本教义说起。


我们修禅呢,也就是来改变我们的一种认识,改变我们什么认识呢?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对于人自身的认识。佛教,是诞生在公元前的六世纪,是在古代的印度。当时古代的印度社会的主导文化,或者说宗教信仰是什么呢?是婆罗门教。这种宗教文化强调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婆罗门教是一个多神信仰的宗教。一讲到宗教的问题,净慧老和尚昨天也讲了,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我们现在特别强调,宗教是一种文化。原因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对宗教这个概念存在着种种的误解。我们现在宗教的概念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是西方近代对于他们中世纪一种文化现象的概括。因为在世界上我们可以看到,宗教是有很多形式的,我们常常讲有自然宗教,有着原始的崇拜的这些东西;然后有人为宗教,人为宗教里面又有一神信仰的宗教、有多神信仰的宗教,也有泛神信仰的宗教,甚至于我们还可以说还有无神信仰的宗教,所以本来它就有多样性。由于长期以来在学校里没有宗教教育的课程,所以我们一般对于宗教的了解,都是按照近百年来西方传进来的概念来理解的。在西方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是基督宗教。基督宗教是一神信仰的宗教,是从古代的犹太教发展出来的。从现在世界来讲,一神宗教最古老的就是犹太教。在犹太教发展的过程中间,发展出了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都是一神信仰的宗教。这种一神信仰的宗教,他们信奉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人们应该绝对的服从神的意志。所以在基督宗教文化下面,人们是要绝对地信仰上帝,信仰《圣经》里面的一切说法,不能由自己的自由意志、理性,或者说经验去判断事物。所以一神教具有比较强的排他性。所以西方在走向近代的过程中间,对西方基督宗教的特征,作了这样的概括:第一,是一神信仰,只信仰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世界是神创造的,人类的生命也是神赋予的、创造的;第二,人生来就是带有罪恶的,所以一定要绝对服从神的意志,要得到神的救赎,人自身是无法完善的,是无法自我救赎的,只能靠神来救赎,所以他要绝对服从神;第三,这个宗教关注的是彼岸世界,不是现实世界。也就是求这一生结束以后,我的灵魂能得到拯救,上升到天堂里面去。否则还是要受到惩罚,陷入到地狱里面去。这个大概是基督宗教的几个特征。所以当时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就概括宗教的这些特征。而且由于当时科学的发展,是在冲破了宗教文化的束缚之下发展起来的。如果我们读过世界史的话,就会知道在欧洲的中世纪,各种各样的思想家、科学家,都是受到宗教的迫害,都是被看作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或者被绞死,或者被烧死。所以科学是在跟宗教的斗争中产生的。于是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科学跟宗教是对立的。所以人们就认为宗教应该具有这样几个特征。一神信仰、绝对服从、向往彼岸世界,跟科学是对立的。


近代以来,中国接受了这样的宗教观念,所以就有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没有宗教?拿这几个标准一衡量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间没有这样一些特征的东西,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对一个至高无上的一种绝对的信仰,中国的文化是强调人的自觉和自律。在中国的文化中,更关注的是现实的生活、现实的人生、现实的社会,而不是去关心一个彼岸的、未来的地方。所以这样一来,中国文化里是没有宗教的。在西方人的眼中,也觉得中国是没有宗教的,中国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我们如果注意的话,最近美国的国务卿希拉里还在说,中国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意思是指中国人是很可怕的,这是对宗教的概念理解上面有问题。其实宗教的概念或者说宗教的类型,它不是仅仅就像欧洲中世纪基督宗教、犹太教那样一种形式,它还有很多种形式,所以我刚才为什么讲到印度的宗教。印度文化、宗教,它不是唯一的神,是多神的,现在我们如果到印度去看,由婆罗门教发展到现在的印度教,也是一个多神信仰。这种多神信仰认为世界都是神创造的,这些神创造了世界的这些东西,那些神创造了世界的那些东西。甚至于古代印度婆罗门教里面还有会像这样说,这些神是创造世界的,这些神是破坏世界的,这些神是维护世界的,还有不同的分工。不仅世界是神创造的,人也是由神来决定他的命运,所以婆罗门教占主导地位的时候是这样讲的。那么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还有个差异,就是对生命的认识。在西方文化中间、基督文化中间,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讲只有一次,死了以后就没有再有的生命,只是他的灵魂能不能够得到救赎的问题,它没有来生的问题。而在印度文化中间,就非常注重生命的来生,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轮回,轮回的问题。生命轮回就有不同的生命状态了,我这一世是这样的生命状态,下一世是那样一个生命状态。这一世我是享尽了富贵荣华,下一世有可能非常的贫贱困苦,命运不同啊,那么这个命运的变化是怎么来的呢?在印度的文化中间就讲最后也是神来决定的,当然它跟人在生前各种各样的造作是有关系的。你有这样的一个造作,那下一世神就会让你进入这样的等级里面、这样的生命状态里面去。你有那样的一个造作,那就会让你到那样的一种生命状态里面去;最终的决定权也是由神决定的。公元前六世纪在印度占主导地位的这种宗教文化,它生存的根源一直延续到现在,现在印度一般的老百姓,还是非常信从命运的决定论,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宿命论,就是由神来决定。


佛教就在这样一种氛围中间起来,它对婆罗门教这样一种对世界对生命现象的解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么这种看法跟婆罗门教的看法是针锋相对的。第一,它讲这个世界不是神创造的,世界是各种因缘聚合而有的,这些因缘聚合在一起就有了这些事物,那些因缘聚合在一起就有了那些事物。那么这些事物就是那些事物的因,那些事物就是这些事物的果。这在佛教里面就叫做缘起。世界是缘起的。所谓世界是缘起的,就是说是自然生成的,它不是有一个神在那儿创造的,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因和缘聚集在一起才有了这个世界,所以在佛教的世界观里面,这个世界是个整体。这个世界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个体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所以佛教的关于世界是缘起的理论有一个最简单的描述,也可以说是理论说明,四句话,叫做“此生故彼生”,这个生出来了所以那个也就生出来了;“此灭故彼灭”,这些东西消失了那些东西也就会消失;“此有故彼有”,这些东西有了所以也就有了那些东西;“此无故彼无”,这些东西没有了那些东西也没有了。我们看这四句话似乎说得差不多,其实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生灭是从时间上来讲的,有无是从空间上来讲的。从时间上来讲,这些东西出来了所以就生出了那些东西,这些东西消灭了那些东西也就消灭了,这是时间上来讲的;这些东西有了所以那些东西有,这些东西没有了所以那些东西也就没有了,是从空间上来讲的。所以在整个时空中间万物都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所以佛教为什么强调,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因为这个世界是个整体。人跟万物是如此,人和人之间更是如此。这是佛教对世界形成的一个最基本的看法,所以这就没有了神创造世界这样一个神话,也没有了神的地位,我们主要要明白这一点。


其次,关于人的命运问题,婆罗门教讲,人的命运是神决定的,神会根据你生前的各种各样的造作来决定你命运的变更。那么在这儿呢,佛教也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它的看法,没错,命运跟人自己的造作是有关系,跟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念头都是有关系的,这就是昨天净慧长老讲的身口意三业。如果拿现在的话来讲,身相当于行为,口相当于言论,意相当于思想,也就是说人的命运是由你自己的思想、言论、行为所决定的,这也不需要神最后来给你判决,你自己就已经给你自己造成了这个因果的关系,因为你通过身口意来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因嘛,业就是一种因嘛,这种因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它就会结出果来。我们常讲因缘聚汇,因就是种子,缘就是各种各样的条件,我们说一颗种子种下去必须要有一定的温度、湿度,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以有因要有缘,因缘聚汇,就结出果来了。这个果也可以叫做报,我们讲的报应。所以人的命运是由自己造的业决定的,跟神没有关系,所以佛教对于人的生命的根本的理念是“自作自受”。因果业报,有因,只要条件合适了就一定会结出果来,任何的果都是有它的因,没有没有因的果。有一句话大家都熟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皆报。”所谓时候就是条件,条件成熟了就总是会报的。


人们常常会有一种想法,昨天晚上对话的时候有一个营员问的问题实际上跟这个有关系,他说好像是好人呢不一定得到好报,坏人反而会得到好报,这个其实也在于我们对佛教讲的因果报应理解的不全面。因为我们经常听得比较多的,是讲个体的业报,我们比较强调这个,就是我造什么样的业,我就会遭什么样的报,这是讲的个业的问题,个业,个人造的业,个人受自己的报。其实这在印度文化环境中讲因果轮回的时候也讲得比较多。其实关于因果报应的问题也不那么简单。比如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本土儒家文化中,它讲的因果报应就不是强调个人身上的因果报应,而是强调父母子女之间的因果报应,这也是因为跟中国文化中对于生命的认识不同,刚才我们讲到西方文化,基督宗教文化以及印度的文化,不管是婆罗门教的文化也好还是佛教文化也好,他们的生命观念都注重个体生命,这个生命作为个体被创造出来,被决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念是一个群体生命观,是一个连续的生命观念,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生命,中国人把个体生命比喻成一根燃烧着的木棍,一根木棍在燃烧着,这就是个体的生命,那么这个木棍总有一天是要烧尽的,不可能永远在那儿烧的,因为木头是有限的,总有一天这个木头就完全化为灰烬了,但是我们可以用另一个木头接着烧啊,所以中国有一句成语叫“火尽薪传”,火在这一根木头上面烧尽了,那么另一根薪接着来燃烧。所以中国人的生命观不是一个个体的生命观,而是一个群体的,一个连续性的生命观。这个生命结束了,那个生命接续下去,也就是我们讲的父母子女之间,父母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他总有一天是要死亡消失的,但是通过子女把生命延续下去。正因为如此,在中国文化中间文化观念比较侧重于强调父母跟子女之间,一个家庭之间。所以《周易》里面有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们也常常讲,父母积德,子女受福报;父母积了恶,那子女就要遭殃。这是中国文化的生命观。因果报应不是在一个个体身上报,而在前后的生命之间来报的,也就是在生命群体上来报的。那么这种观念在佛教群体里面有没有呢?也有,佛教里面称为共业。佛教里面除了讲个业之外还讲共业,共业就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了,共业有大家一起做的,大家一起都去做,做这一件事,那这件事无论是善业还是恶业?大家一起做的,这就是共业。那除了大家一起做的之外呢,还有每个人做的其实也加入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共业中间去了,所以他也不完全纯粹是个人的,同样也加入到了整个人类和社会的共业里面去,因此你不要以为自己做了自己承担就够了,不是这样,他实际上也会对整个社会起作用的。所谓对整个的社会起作用,也就是他也可能会对别人发生作用,我们如果每个人都在做坏事。如果仅想到,我做的坏事我自己承担吧,没有关系。可你不知道,你做了这点坏事,他做了那点坏事,他也做了那点坏事,社会那么多人自己都在做自己这样一些坏事,这个坏事结果不是仅仅影响你的,有的可能更影响别人。你在这挖了一个坑,他在那挖了一个坑,不是说你自己掉下去,也有别人会掉下去。所以为什么我们要讲这么一句话,叫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不要以为小小的善事做不做无所谓,如果是善事,我们能够做的,再小的善事也应该去做,因为这个不仅仅是在给你自己在积德,也是在给整个社会积德;反过来,你也不要以为这件小小的恶事做做也无所谓,你要想到,做了这么一点点小小的恶事,也不仅仅在给你积恶业呢,也是在给整个社会积恶业。说不定这个灾难就落到别人头上去了。所以,对造业的问题,因果报应问题,我们不仅仅要看到个体的因果报应,还要看到虽然是我个体的行为,它也会造成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这种报应。所以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人纠结,说现在不能做好人,做好人得不到好报,还要让人讥讽,说这个傻瓜,甚至于可能还被人家讹上了。我诚诚心心地去帮助别人,结果还被人讹了一下,所以现在不能做好人,于是遇到了自己该去帮助的、该去做的事情,也冷漠了,甚至于回避了,很纠结。所以现在的社会好人不好做。其实,我们如果用佛教的因果报应的理念来想一想的话,这些讥讽你的、讹你的人,他是在造恶业呢。他不仅在造自己恶的因果,也是在给社会造恶的因果。而我做我该做的事情,是在给我自己在造善的因果,同时也是在给社会造善的因果。所以不应该听到了人们的讥讽或者受到了别人的讹诈,你就连自己的善因果也不去制造了,连对社会善因果的增长也不去管了。这样不管是个人也好还是社会也好,都要受到损失的。


一个社会,总是不同力量之间相互的较劲,善业增长一点,社会正气就抬头一点,高一点;恶业增长一点,这个社会的邪气就多一点,人们的遭殃也就会更多一点。所以你如果是让那些造恶业的人,拼命去造恶业,我因为怕惹上自己,连我应该造的善业我都不去造,那么这个社会,善恶、正邪就会产生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是你个人要遭殃,这个社会也要遭殃。从这个观点来看,因果、业报,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正信,就是要正信因果,正信这个缘起。所以我想,我们要获得在生活中间禅的喜悦,首先要明白,佛教的这种教义、这种理论,是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你也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的。每个人造的因,都会对自己产生果报,也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果报。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来规范我们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行十善的人,不去做一个行十恶的人。那么我想,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了喜悦,我想这个从这样一点来讲。


佛教讲的缘起的道理,他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根本的道理,也就是这个世界不是某一个神来创造的,而是自然地结合、形成的,那么这种结合形成的东西,它就一定有自身的规律。什么规律?就是有生就必有死,或者有生必有灭。一个生命是生死的问题,我们看到的客观的各种各样的现象、世界,也是个生灭的过程。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一切法都有四种相,或者叫做生老病死,拿一个生命体来讲,拿一个人来讲,都这样,谁也逃避不了生老病死。拿一个非生命的东西来讲,是不是就没有这个过程呢?也同样有这个过程,叫做生住异灭,或者叫做生住坏空。我们讲生住异灭吧,我们就拿这个房子来讲,我们把它盖起来,生出来了,有一个时间它是比较稳定地在那,但是没有一个永远不倒的房子,没有永远不坏的房子,所以它有变异的过程,最后呢,也会消失,也会坍塌,也会没有的。所以,当我们了解了这个世界万物都是因缘而起、因缘而生的,就可以看到世界万物的本质,就是:它不是永恒的,都是有生就有灭。任何一个事情也是有始有终。我们今天聚会在这儿,七天以后就要各奔东西,所以有聚一定有散。所以一切现象世界的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可是我们人的思维常常会认为,这东西在了它就永远会这样,或者希望它永远是如此。这两种想法:认为它是永远会存在的,或者希望它永远是不变的,有了这样两种认识,就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前一种想法,希望他永远存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只是你一个主观的愿望。你有这样的愿望,而面对事实它又不可能实现,那么到了它要灭亡的那时候,你就痛苦。就像我们亲人去世了,我们就要悲伤,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然这里有个“情”和“理”的关系问题,即使我们从“理”上认识到了,有生就一定有死,但是我们从“情”上面,还是会有这种舍不得离开的情感,悲伤,这可以理解。但我们要把这两个分清楚。如果我们只停留在“情”上面,根本不理会“理”的问题,那你的痛苦就会越来越多。至于你希望它永远如此不变,那更是主观的愿望了。所以佛教告诉我们一切现象世界都是缘起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永恒的。拿佛教的话来讲就是“无常”,一切现象世界都是无常的。我们现在看起来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过不了多少年,老态龙钟,走也走不了,再活多少年,死亡临头了,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世界其实只不过是一时的现象,不是永远如此。如果我们念《金刚经》,《金刚经》里面就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其实我们看到的现象都是暂时的,都只是一种影像而已,用《金刚经》里面的话概括起来就叫做,它的本性是空的,它的现象是虚幻不实的、虚幻不真的,性空幻有。所以《金刚经》最后有个偈,叫做“一切有为法”,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的现象世界。“一切有为法”,应该怎样去看待他们呢?“应作如是观”。应该这样去看待它,怎么看待它?“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露就是露水,电,闪电。早晨的露水,满地都是,太阳一出来,消失了;闪电一闪而过,所以露和电都告诉我们,这个现象世界的一切都像露、电一样,一下子就会消失,无常的。“如梦幻泡影”,像梦境一样,做梦、幻觉、肥皂泡、水泡里边显示出来的五彩缤纷,是影子,是这个东西的影子,不是这个东西本身。所以其实都是显示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暂时的虚幻的东西,这是缘起法的特点。缘起法就是不断地在变换,总有一天是要消失的。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要破除我们什么样的想法呢?就是刚才讲的,就要消除我们把现象世界的万事万物,看成永恒不变的、看成是它永远会保持这样的状态,就是要破除我们这样一种看法。因为这种看法,不能够明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只是被它外在的现象所困惑住了。有了对外在世界虚幻的、千差万别的认识,于是才有了我们各种各样的分别的心态:这是好的,这是不好的,这是高贵的,这是低贱的。有了这种分别心,你就会去偏爱这个,偏爱那个,讨厌这个,讨厌那个,这种偏执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执著心,被现象世界的千差万别、千姿百态所诱惑了,你就会产生这种分别、执着。有了分别、执着,就会给你带来许多情感上面的问题。


佛教讲到人生有各种各样的苦。首先,由生到死四个阶段就是苦啊,生老病死,都有它的苦,这个如果说是生理上的问题,一个生命总会有生老病死四个阶段。除此之外呢,还有情感上面的痛苦,佛教讲,第一个是爱别离苦,喜欢的人要分别了会痛苦,你最喜欢的东西丢失了,你也痛苦,在情感上,这是相爱的,喜欢的。讨厌的东西是否也会影响情感方面的痛苦呢?也有啊,就是怨憎会苦。怨,冤家,讨厌的、憎恨的东西,可是你们老是相会,怨憎会。爱别离,是痛苦,怨是相聚痛苦,一个别离的痛苦,一个相会的痛苦,这种别离和相会的痛苦都是哪来的呢?都是因为你有爱憎的分别才有,如果没有爱憎的分别,会有这些情感上的痛苦吗?不会有的。所以缘起法就是要让我们消除这种分别心。消除了这种分别心,还有痛苦,什么痛苦啊?求不得苦。我们人都会有很多很多的追求,总想得到这个得到那个,得不到了那就烦恼痛苦都来了。更要命的是我们每个人总是把自我跟他、跟一切外在的事物分离开来,对立起来,而且这是人无法避免的局限性,思考问题老从自己出发,自我意识非常的强烈,这个在佛教里面叫五蕴炽盛,佛教认为一个生命体都是由五个因缘结合在一起才有,叫五蕴。色受想行识,色就是我们的肉体;受想行识,指我们的精神活动。从最简单的最直接的感觉“受”开始,把这些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综合起来的那种想,“知觉”,然后就会有动作、行为,最后就会有分别,“识”就是分别。这五个东西聚在一起就有了生命,他的主体意识就特别强烈,看什么问题都是从他的眼睛、他的耳朵去看问题,总是把自己和其他的分开来看,想不到自己跟整个天地万物是一体的,所以佛家讲,人啊,一个生命,就有这样八个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这八个苦,所以生命是八苦缠绕,人也是如此,八苦缠绕。那么造成八苦的根源在哪里?根源就在人有贪嗔痴,贪嗔痴也称之为三毒。所以说一个生命是八苦缠绕、三毒攻心,贪是指贪欲,各种各样的欲望没完没了,贪欲如果不加以消除的话是无止境的,也就没有一个够的时候。俗话讲欲壑难填,没有满足的时候,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常常讲知足常乐,只有知足了才能常乐,不知足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禅告诉我们要知足,所以一个明白了禅的道理的人一定会有三乐,哪三乐?第一助人为乐,第二知足常乐,第三自得其乐。一个明白了禅的道理的人就一定会得到这三乐,尤其是知足常乐,因为人老是不知足,就是贪欲。汉代有本书,昨天我提到过叫《淮南子》,书里有一句话,他说圣人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圣人是“量腹而食”,根据我自己的肚子需要多少我就吃多少,叫做“量腹而食”;“度形而衣”,根据我的身体来穿衣服。根据我的肚子来吃东西,根据我的身体来穿衣服,这是圣人的境界,所以他是“节于己而已”,这个“节”在这里是恰如其分的意思,也就是刚好适合自己的需要,就叫“节于己”。如果做到这样,量腹而食,度形而衣,节于己而已,只要适合自己就行了。最后有一句话,“贪污之心奚由生哉”?如果能够满足于这样的情况下,贪心从哪升起?就不会有贪心,知足者就不会有贪心,所以我们一定要知足。


嗔心就是怨天怨地,怨人怨事,反正总是别人的不对,这也可以说是自寻烦恼最根本的东西,他老是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别人在害他,别人比自己强就嫉妒,别人不如自己就看不起他,一天到晚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所以嗔心就是一种怨恨心、不满心。怎么会生起嗔心?不懂得感恩!所以要消除嗔心,只有感恩心才能消除。我们要感恩,感恩这个天地,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的生命;感恩我们的父母,父母是直接养育、生养我们的;感恩我们的师长,他教育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让我们懂得了怎么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也要感恩我们的同胞,这个社会上,说实在的,缺了谁也没关系,但是缺了一个人,缺了一个方面,那么人和人之间也无法完善,所以整个社会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相互关联在一起。你在这个方面为他人服务,他在那个方面在为他人服务,因此就是你在为他服务,他在为你服务,所以社会上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该相互尊重、相互感恩。他为我服务了我要感恩他,我为他服务了我也要感恩他,为什么?因为他给了我一个为他服务的机会,所以时时刻刻要存感恩的心去做感恩的事。我们今天坐在一起就是同学,过去叫同窗,就是坐在一个窗户底下,现在叫同学,同学见面就是有缘,柏林禅寺给我们创造了这个缘,让我们今天可以坐在一起,坐在一起,就要相互惜缘,就要互相的勉励、互相的鼓励。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胞、感恩同学的心,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种种的怨恨,就会永远生活在一个愉快的心情中,这就是禅给我们带来的喜悦。禅让我们去除了嗔心,增长了感恩心,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喜悦。也就是当你去干任何的事情都是自觉自愿、心甘情愿地去做,在做的过程中都是愉快的,不是勉强的、不是被动的、不是不得已的,这不就是禅的喜悦吗?因为你是以感恩的心去做不是以怨恨心去做。


我们最后讲到痴,痴心,痴心就是一种无明的表现,就是看不到我们的世界是无常的、无我的,总是存在希望它永恒不变,我们常常用一句话,永葆青春,这个是可以的,但是可能吗?不可能。我们还是要面对青春是会消逝的,人是要老的,最后是要死的,所以不能够活在一种幻觉里,我们要面对现实,我们要有希望的心情去祝愿,但我们也要面对它。有一次啊,我们几个人,魏老师也在,聚在一起,大家在举杯祝贺,因为我年纪比较大,所以他们就希望我健康长寿,甚至于万寿无疆,我说好啊,我举起杯来,我说祝你无疾而终。万寿无疆是个美好的祝愿但也是安慰欺骗的话,人哪有不死的嘛。无疾而终呢,这话不好听,可是我这话是真心诚意的,对不对?说实在的人盼望着最后就是无疾而终,平平安安地死去,一觉醒不来了,这就是修来的。因为我们千千万万的人是在痛苦中死去的,得不到宁静。禅也让我们看到,生死无常是正常的,我不知道现代人所谓的科学究竟是怎么想的,过去人有幻想,希望人长生不死,这个可以理解,我们是希望、祝愿,可是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那么现在据说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已经发明了生命不死的密码了,从报纸上我们可以看到报道说人类永生的梦想将要实现。报道不仅有国外的,比如说英国,有些科学家已经发现了永生的密码。我有一次到武汉去,看到武汉的一些报纸上说武汉的科学家也在研究这个问题,而且也说是距离找到这个永生的密码不远了,这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但是不是符合我们的整个自然规律呢?再一想,这个太可怕了!人永远不死怎么活着啊?人永远不死是不是我们也不要生了?你不死你还要生,那还了得?现在全世界已经将近七十亿人,六十年前全世界不到二十亿人,中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现在中国人超过十三亿将近十四亿,全世界从不到二十亿到现在的七十亿,这个地球已经这个样子了,如果我们再不死,老不死新的又要生,用不了多少年可能就要一百亿了,地球还生存得了?人倒是永生了,地球可能就毁灭了。那么你们人还生着干嘛?所以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不要无明,无明覆盖了以后我们就不尊重事实了。这个我刚才讲了还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是,也可能让它把这个东西生存下去,不是有的科学报道么,说癌细胞是一个永生的东西,要从癌细胞里面提炼出来永生的东西,我就讲我们完全违背了自然规律。


我觉得佛教非常正视我们面对的现实,我们这个世界是自然形成的,我们的命运也是由自己来决定的,不光个人的命运是自己来决定的,整个的社会命运也是由人类自己来决定的,所以人类如果这样走下去那就是自我毁灭,如果那样走下去可能会延长。当然我们讲最终地球也是会消灭、消失的,这是自然的规律嘛。但是我们人的认识又有极大的局限性,佛教就是要让我们明白,或者说我们修禅也是要让我们明白,这个世界缘起无常,所以我们不必要对一些东西放不下,我们应该放下。事实上对一个人讲,无常到时放不下也得放下,那么我们何必在无常到来之前自己老是煎熬自己呢?搞明白了这个道理该放下的就放下,该面对的就面对。懂得这样的道理,我就觉得一个人该明白的时候明白,该糊涂的时候就糊涂,所以一个人应该既明白又糊涂。光想着明白是要痛苦万分的,我们常常提倡一种科学的精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我可以告诉大家,有的砂锅是打不破的,永远打不破的。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这个世界的无限性永远是一个矛盾的对立,所以用有限的认识怎么可能去穷尽这个无穷的世界呢?这个世界有很多是不可知的、不可言说的。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了,所以《庄子》里面就有一句话:“六合之内论而不议,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什么叫“六合”?我们现在就在六合之中,东南西北上下这就叫六合,一个宇宙就是一个六合,我们每个人都在六合之内,六合之内的事情我们可以论。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什么东西?但不一定事事都要议得很清楚,就是论而不议,可以讲,这是怎么回事儿那是怎么回事儿,但究竟是不是这样是不是那样?有的问题可以追,有的问题不一定追。至于六合之外的东西我们可以存而不论,因为我们可能看也看不到,摸也摸不到,我们存疑可以,而且只有这样才是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嘛。所以中国古人老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论语》里面讲的,儒家讲的,要有这样实事求是的态度。《老子》里面也有这样的话,“知不知,上”,知道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那是高明的;“不知,知,病”,以不知为知那是有病。都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要面对现实,佛教也是这样告诉我们,我们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知的,有很多东西是不可言说的,有很多东西是只能意会、只能去体悟的,这就是事实。但是人却有很多的局限性,尤其是人的识,佛教讲到“识”,人有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还有他的思想,也就是他的心。人的六个器官叫做六根,这六个器官都有认识外部世界的功能,叫做识。那么识的功能是什么?识的功能就是分别,眼睛一睁开就看到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如果说我眼睛一睁开看到的一模一样,那要我的眼睛干什么?眼的功能本身就是一个分别的功能。耳朵也是一样,耳朵一竖一听,分辨出这个是高的这个是低的,这个是长的这个是短的,这个是快的这个是慢的,所以我们的感官六根,认识外部世界的功能——六识,都是一种分辨的功能。刚才我讲了也正是这种分辨的功能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分别心和执著心。所以禅的智慧在什么地方?禅的智慧就是让我们冲破识给我们带来的局限。让我们看到、感觉到这个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现象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所以后来我们佛教的发展,从理论上来讲,就沿着这两个方向来走,一个就要我们破除对相的执著,来显现出它的性,也就是破相显性,这是从外在的方面来讲。要从我们主体内在的方面来讲呢?要我们转识成智,要把识改变了,转化为智慧,这个智慧就是要来消除识的分别的这种认识的方法。智就是佛教讲的智慧,佛教的智慧也就是我们刚刚讲的般若,般若的意思就是智慧的意思。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智慧的意思翻译出来呢?当年唐玄奘在翻译佛经的时候讲到,有几种情况下面我们不要翻译它的意思,而把它的读音翻译出来就可以了。其中有一项就是会引起误解、歧义的我们不要翻译。也就是说佛教里面讲的“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但这种智慧的意思与我们中国人通常理解的智慧意思不完全一样,因为中国人讲的智慧很多情况下讲这个人非常的聪明,能够把事情的不同说得很清楚,把来龙去脉说得很清楚,也就是智慧的人看事物、处理事情都很明白清楚,好了,这个恰恰是佛教里面讲的“般若”这种智慧所要消除的东西,“般若”这种智慧就是让我们不要看得清清楚楚,因为事物本身没有那样的区别。自然生成的事物没有说这个是高贵的,那个是低贱的,这是美的,那是丑的。没有,美丑贵贱都是我们的“识”去把它分别的,事物的本身是没有的,我们要用般若智慧透过我们“识”的分别去看到无分别的原来的面貌,所以般若这个智慧也可以称为无分别智、平等智。


我们学禅就要学到这样的一种智慧,有了这样的智慧我们才不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去计较这个如何如何,那个如何如何。就会消除这种分别心,就会达到八风吹不动的境界。佛教里讲的“八风”,指的就是四对对立的东西,哪四对?就是“利”和“衰”,“利”就是兴旺发达通达,“衰”就是衰弱的意思,两个就是对立的;“讥”和“称”,“讥”即讥笑、讥讽,“称”称赞,也是对立的;再一个就是“毁”和“誉”,“毁”,诋毁,“誉”赞誉,这也是两个对立;最后是“苦”和“乐”,我们人如果用“识”来分辨的话这两个都是对立的,所以我们常常要“乐”不要“苦”,要“誉”不要“毁”,要“称”不要“讥”,要“利”不要“衰”,就会有这样的分别。而佛教中般若这种智慧就是要让我们不管是“利”也好“衰”也好,“讥”也好,“称”也好,“毁”也好“誉”也好,“苦”也好“乐”也好,都要把它看成是平等无分别的。在无分别的情况下你不会因为苦就难受,不会因为乐就高兴,得了乐就高兴,得了苦就难受,所以要达到一种无分别的境界。要用这样的智慧去破除我们的分别心、执著心。这次发的书里面有好几篇净慧老和尚的文章,大家可以好好看看,很多关于生活禅的开示都讲到这个,八风吹不动也讲到了。要能够真正地破除这种对立。所以佛教常常讲烦恼是自寻的,因为客观世界本身没有这样的分别,而你自己去分别了以后就产生了烦恼,所以消除了分别才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喜悦。在西方基督宗教文化里面他们不是也希望升入天国、天堂么?那么什么叫天堂呢?在中世纪有个神学家就对天堂这个概念做了诠释。什么叫做天堂?在天堂就是没有贵贱高下男女之分。所以有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就讲到,原来佛教讲的“空”,就是基督教的天堂。因为“空”里面就消除了一切差别。我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看到有这样的一个消息报道,说有一个老人,跟邻居吵架,大家动起手来,结果邻居拿了个棍子不知道怎样就打到了他的下体,这个老人就受不了了,他的家里人马上把他送到县里面的医院,非常紧急啊,碰上了个女大夫,女大夫一看一问,就这个老人的下体受了伤了,她不看,她说不方便,不给看。结果耽误了治疗,最后这个老人死了。这是个医生,还有那么样的分别心,就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后来这个医生是受到了各方面的谴责,医院也受到了法院的判决要赔偿。当时在这个过程之间,这个老人的家属还给这个医生跪下了求她,都不看。这个事情啊,人的这种分别心甚至于能造成这样一种悲剧,所以学禅其实就是要来消除我们这样一种分别心,能够真正地去享受无分别的喜悦。


我觉得所谓的禅意人生,就是让我们的禅意体现到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去,同时也要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禅意,或者说破除了我们的无明,破除了我们的贪和嗔所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感恩心的喜悦,知足常乐的喜悦,能够无分别地去看待一些现象世界的喜悦。我想这才是一种充满了禅意的人生,在生活中间真正能够体验到禅的喜悦的一种人生。


我想今天就讲到这,下面还有点时间,我们可以互动一下,好吧?!


营员:楼老师您好,您刚才讲的医生这个事情,那么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发现里边的一些语言,就像那个“发大慈恻隐之心”,可能他是唐朝的,跟玄奘法师他们都是一个时代的,感觉他们的思想都是挺像的,孙思邈跟佛教的关系请您讲一下。


楼宇烈教授:孙思邈我们现在称他为药王。其实孙思邈不能简单的叫做药王,因为他还是个医王。他在《大医精诚》里面,提到了作为一个医生来讲,应该博及群书啊,所以他本人就是一个博极群书的人,他的博极群书,涉及到哪些方面呢,他认为作为一个医生,要读儒家的《四书五经》,还要读道书、老庄,还要读《内经》,这个地方的内经就是指佛教的书籍,不是指《皇帝内经》的内经,我们现在一些粗心大意的,一看,哦,大概就是《黄帝内经》的内经,他是个医生嘛。其实这个地方《内经》是相对于前面的《四书五经》、《道书》来讲的,就是佛教的书籍。刚才你提到他讲过“要发大慈恻隐之心”,大慈就是借用了佛教的概念,恻隐之心就是儒家的,所以他是融会贯通,而且中医治疗里面非常强调治心,比治身上的病更加重要。而且经常讲啊,心病是要心来医的,心病非草木药石可以医的,所以心病要由孔孟、老庄、释家,用琴棋书画,用游山玩水来治,所以心病不是吃药能解决的。中国过去来讲要用心理的治疗、哲理的治疗,不能仅仅停留在生理层面。所以作为一个医生来讲,不是光懂得一点医学、解剖学,这个某某病如何如何,更要找到他的病因病源。现在越来越清楚了,我们过去的说法“病从口入”是不够全面的,甚至于我们很多人脑子里面病从口入的理解都是很片面的,认为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吃进去了细菌吃进去了病毒所以得病了。其实,病从口入更大的程度上面,是讲由于你有贪心,贪食,有了贪心就贪食,贪食以后造成了你的病。饮食过量,肠胃就有病,肠胃是人的后天生命之本,肠胃一衰、脾胃一衰,何病不起呀?!所以过饱九分毒。通常说“是药三分毒”,过饱是九分毒,所以病从口入啊,更多的是由他的贪心造成了他的贪食而引起的。除此之外,现在人越来越明白病由心生这个道理。所以现在这个方面的著作很多。人们讲,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而生命科学的时代如果拿人的生命科学来讲,人的生命科学里面最重要的是他的心理问题,所以也有人讲21世纪是心理科学时代,因为人的疾病绝大部分都是心理引起的。在美国有一本书叫做《病由心起》,副标题是《百分之七十六的疾病是由情绪产生的》,所以治病呢首先要治心,养生也必须先要养心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禅啊,也可以说是最好的治疗人的心病的一种方法和途径,所以禅修在西方现在是被广泛的认同和流行。人们都用禅的道理来解开人们的心结,所以在这里我想推荐大家去看一本书,是KenWilber,美国的KenWilber写的,书名叫《事事本无碍》。事情的事,所有的事情都是本来就没有障碍,是我们人为地把它割裂开来,所以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理念,叫做一体心理学,用这个一体心理学跟以往的人本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等心理学区分开来,把人重新回归到整个天地万物之中,去认识自己。不是站在天地万物之外,去看待天地万物,所以叫做事事本无碍。他所有的道理可以说基本上都是从佛教禅宗的理论里边来讲,所以他就讲到,大自然生成万物啊,从来没有把万物分成这是美的,这是丑的,这是好的,这是不好的,是我们人自己去分割开来,所以才有了这些。这个跟佛教讲的道理,事的两边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要消除这个东西,大家可以去看。所以禅是一个很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药方,我们要效法天地啊。所以最近我在跟大家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讲了两句话:一句话叫做“师天地心广大”,师就是老师的师,要向天地来学习,师天地就是向天地来学习,因为天地是无私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万物在天地之间成长,天地从来没有排斥任何一个东西。它都是平等地来看待,是一视同仁的,长的什么样的都可以让它好好地长。不因为说我看你长得太丑了,我不给你营养了,我不拿太阳照着你了,没有。所以天地是最广大无私的,所以我们要师天地,要心广大,把心胸给广大了、开阔了。曾国藩曾经在跟他的儿子、侄子们通信中就讲过这样的话,他说治心病,以广大二字为药。要治这个心病,一定要心胸广大,我们人一切的烦恼其实就来于心胸太狭窄了,没有像天地那样有一个包容的精神,所以我们一定要师天地,心广大。再一句话呢,叫做“顺自然致中和”,我们要顺应自然,不要去人为地老去想这样那样,一切要顺应自然,首先我们要顺四时,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要顺应这个事实的变化,要顺应一天的十二个时辰的变化,一个是一年的周期,一个是一天的周期,那么科学也讲生物钟、生物周期,我们人呢,一天24个小时十二个时辰也在不断的变化,一年四季在不断的变化。只有顺应了它,而且是达到了一个平衡的状态,“致中和”,就是达到中和的状态,那么我们才能够保持我们的身心健康,身健心康。所以我常常说以后我们要祝贺人的话,一定要写祝你身心健康,不要光写祝你身体健康,因为健康本身就是关乎到身和心两个方面的。身是健,健是强壮的意思,康是宁,安宁的意思,是关于心的问题,这个我们去查字典,一查就明白了。所以健康不是光对身体来讲,是对身心来讲,所以健康是身心的健康,要达到身心的健康就是要达到一个跟自然能够很契合的,能够适应整个自然界的变化,顺应自己身体生理机制的变化,达到一个平衡,既不过也没有不及,这样就能够达到一个生命的健康的状态了。我昨天就听说我们在座的有学医的,学医的不要光停留在医技、技术上面,要有一个更广大的学术的基础,要像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面讲的博极群书,更要有个佛教的慈悲心,还要有个儒家的恻隐之心。所以我想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营员:中国传统里边讲就是“人死如灯灭”,您刚才讲的涉及到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那么这里边您讲到薪火之喻,可能就是庐山慧远说到的薪火之喻。我看资料说薪火之喻的比喻里边存在概念置换这么一个关系,我想请问您觉得庐山慧远薪火之喻概念置换到底展现了什么意思?


楼宇烈教授:你这个问题是比较学术化的一个问题,那么这个里面确实有一个怎么样理解薪火,薪火之喻这个也不是庐山慧远最早提出,最早是东汉的桓谭,桓谭的薪火之喻。那么薪火之喻从一个意义上来讲呢,中国比较朴素的解释就是这个木柴烧尽了嘛,那么火呢,由另一块木头接着烧。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呢,就会把它比喻成形灭神不灭。火就可以把它比喻成神嘛,薪呢就是形了,所以确实是有那样一种诠释的,这种诠释我觉得就是概念的一种变换。所以同样一个问题,比喻上只能是近似,所以就像佛教《法句经》里面,也有个比喻。就是说,人死啊就像这个鸟笼子坏了,这个鸟笼子坏了呢,我们就把这个鸟啊放到另外一个新的笼子里去。所以这个比喻也是说这个形体灭了。笼子是形体,鸟呢就是一个灵魂,可以到另一个躯壳(笼子)里去,是给与很多这样一种解释和说法。但是我们知道佛教里面,解释了轮回这个现象,因为轮回这个理念是整个印度文化中间普遍的一个理念,佛教无法回避。这个轮回是怎么回事,必须要给一个正确的回答,那么它就把这个轮回的因果关系完全解释到一个人自身行为中间去,而不是由一个人之外的外力来决定的。但是我们常常有个误解,好像佛教讲轮回,诠释了轮回的因果关系了,那么是不是佛教的宗旨也是在要追求这个轮回呢?其实恰恰不是。佛教强调的是要了脱生死。所谓了脱生死,就是要超越轮回,就不再在轮回之中。因为在轮回之间实际是生命永续,只不过是分段的生死。生命在永续这个过程之间再快乐也是有痛苦,所以佛教追求的目标是要了脱生死,超越轮回,所以才要消业啊,如果你业消不掉,业还要延续,那么就会有轮回的问题。如果你业彻底的消掉了,那就超越了轮回,了断了生死,不会再在轮回之中受生命之苦。所以,释迦牟尼当时指导人们修行,都是为了让人们了脱生死。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的弟子五百罗汉都证得了罗汉果。我们现在在庙里面也能看见罗汉殿,或者说大雄宝殿里面的两边,有十六罗汉,或十八罗汉等等。罗汉是一个果位,也就是说他解脱了,也就是达到了涅槃的境界了,这叫罗汉。那么罗汉有什么特征呢?我们从佛经里面可以看到,罗汉有四个特征:第一,叫做所作已办。所作已办的意思,按我们现在话来讲,也可以说尘缘已了,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所作已办嘛,也就是说在尘世中的责任义务都已经尽了,这是第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叫梵行已立。梵行是什么意思呢?梵行就是清净之行,因为佛教就讲清净,修清净道,所以梵行已立就是说他的清净之行已经确立起来了。第一个是尘缘已了;第二个是清净之行已确立;第三个,叫做生死已了。生死的问题已经看透了,看破了,不会贪生怕死;第四个特点就是不受后有。不受后有是什么意思呢?不再有后来这一生了,后有就是后来这一生,不受,不再有,那也就是超出了轮回了。罗汉已经达到了。但是罗汉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还没有死啊,所以在早期的佛教里面,就称已经证得了罗汉果的这批罗汉的涅槃叫做有余涅槃,因为他的肉身还在,但是他们的境界达到了涅槃的境界,也就是达到了这四点:所作已办,梵行已立,生死已了,不受后有,这是涅槃的境界。那么佛陀呢?我们现在在庙里可以看到卧佛,卧佛也是我们常讲的佛的涅槃相,或者叫做无常相,或者我们叫佛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离世,死了。这是佛的涅槃相。那么佛的涅槃叫做什么呢?叫做无余涅槃。因为他连身子也没有了。无余涅槃的特征是什么呢?无余涅槃的特征是灰身灭智,身体化作一团灰烬,智也没有了。所以他已经证得了无余涅槃。所以佛也是不受后有了,所以在《涅槃经》里面,尤其是在南传佛教的《涅槃经》里面就讲到佛在去世的时候,周围有很多子弟、信众围坐在他身边,那些弟子就说了:“佛啊,您就要走了,您能不能不走啊?”佛说:“不能,有生就有死,有聚就有散,有会就有离,这是一个规则,我怎么能够不走呢?不可能。”弟子们又说,那您能不能再来呢?佛说我不能再来,我已经了脱了生死了,怎么能再来呢?弟子们又说,您不能留下,又不能再来,那让我们怎么办呢?佛陀就告诉他们,我走了,不再来了,但是我留下的戒在,所以你们要以戒为师。我们经常讲的以戒为师就是这么来的,这是佛临终的时候讲的,要以戒为师。这个“戒”是比较广义的意思。同时他又讲,我说的法也都留下来了,我说的法一点没有保留,一般说法的人都会留一手,因为怕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但是我不是,我说的法不是这样,我把我悟到的都告诉了大家,所以大家今后可以以法为依。要以戒为师、以法为依。最后,他还告诉大家,你们要自作明灯,自己做自己的一盏明灯,自己来发挥自己的光芒,运用自己的智慧来了脱生死。所以佛教强调的是以自力来解脱。在善知识的启发、帮助下,要自己来了脱自己的生死,你不能去靠别人来了脱你的生死。了解了这样一个道理,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命运是自己来制造的,也可以由自己来改变,所以生命的主动权是在自己手里的。人生的幸福、痛苦也在自己手里面,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智慧驱苦得乐。他人可以帮助你,但最后还是要靠你自己。“悟”这一关是要你自己去开的,别人只能推动你,最后推开这扇门,还是要靠自己去开。所以开启智慧之门,是你自己的事情,靠不了别人。这个道理就像昨天老和尚讲的,是不可言说,也无法言说,要靠每个人的体悟。而且这扇门也不是只有一个门,门有多门,八万四千法门,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悟性,去找到自己的法门。所以佛教并不只有唯一一个固定的法门,不是的。佛教讲最高的觉悟是什么?无上菩提。用读音来讲就是《金刚经》里面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追求的就是这个至高无上的觉悟。但这个觉悟是不是只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呢?不是的。因为人的不同,所以有各种不同的模式,所以《金刚经》里面讲:“无一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一个固定的法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也就是说,你可以找到你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可以找到我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可以找到他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药无贵贱,能治病就是好药。因此佛教也是非常的开放,就像昨天净慧老和尚讲的,我们在佛经里面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一切世间善法,皆为佛法。昨天净慧老和尚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不要固执于某一个,只要能够提升我们的人格的,能够提升我们的生命的,健康的、向上的,都是佛法。关于这个有很多不同的比喻、不同的方法,关键是我们怎么去体会它。不要被名相所拘,我们要看到它只是一个比喻。这样的比喻,那样的比喻。比喻的恰不恰当,都在于你自己的理解。所以不要被名相所拘,也不要搞得非常的复杂。


我还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大家要记住“大道至简,真理平凡,深文周纳,反成知障。”大道是很简单,真理也是很平凡的,都在我们生活中间,所以禅也不神秘,就在我们生活中。你在生活中间能够消除你的分别心,你就可以得到禅。你要是学了半天,觉得自己没有分别心了,可是一到生活中,就有分别了:这个饭不好吃,那个饭好吃;这个人我喜欢,那个人我不喜欢,那你一点禅都没有得到。所以很简单的,我们不要把它看得很复杂,很玄妙。深文周纳,把这个文字写得很深奥,还面面俱到,反成知障,反而会成为你去把握大道和真理的障碍。现在很多做学问的功夫就在化简为繁,制造各种各样的知障。所以我们很需要能够去化繁为简,把握真理和大道的根本。那些讲的很玄妙的,很复杂的,好像很全面的,反而会让我们把握不到大道和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