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禅(一) 崇辨法师

(2018年7月20日早课于普贤阁)


阿弥陀佛!各位营员大家早上好!你们昨天晚上休息得怎么样?在寺院能住得习惯吗?吃得习惯吗?争取做三好生啊——昨天心慈师说让你们吃好、睡好、住好,这不就是三好学生嘛。距离早课开始还有大概十分钟,我给大家略讲一下我们早课的仪轨。

仪轨有六个部分,首先是《炉香赞》。待会儿我们还有四位法师一起带着大家上早课。开头我们大家起身,站立唱念《炉香赞》。然后称圣号,三称。第三个,《开经偈》。第四个,读诵《慈经》,如果有时间再读诵《心经》,我来带领大家读,我读一句大家复诵一句。第五个是一个心得分享,主要是关于慈、慈悲和慈爱这个论题,在这四天早课当中给大家来做一个引申的讲解。第六就是回向,把这些功德回小向大、回己向他。这是我们今天早课的一个流程。

(恭迎法师入场,三问讯,唱诵《炉香赞》,三称圣号及《开经偈》,读诵《慈经》和《心经》)

好,我略说几个发音问题。第一个是“般若”,这两个字不是“ban ruo”,是“bo re”,是智慧之意。还有就是“菩提萨埵”,那个字念“duo”,“菩提萨埵”也就是菩萨,它是菩萨的全称,从梵语bodhi-sattva音译过来的。

还有就是最后这个咒,大家大概很想知道咒是什么意思。昨天心慈法师也说到咒了,咒都是音节。因为咒是甚深无上的总持法门,所以玄奘大师有一个“五不翻”的原则,其中有一条就是咒语不翻。当然还有包括印度所有的物品、数种,我们此方中原没有的也保持音译、不翻,这是他翻译的五不翻原则其中的两个。“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这个咒语的含义就是用你的智慧——般若,从生死的此岸度脱到彼岸,而且是急速度脱到彼岸。这句咒语就是这样一个含义,当然没有完全对应,大家大致来这样理解。“菩提萨婆诃”也有写成“娑婆诃”的,“萨婆诃”和“娑婆诃”是咒语的一个结尾。这个是大家诵《心经》时要注意的几个地方。

下面第五个部分就是来做一个心得分享。我们早课的内容叫“慈心禅修”,今天给大家安排的分享内容是关于“慈爱”。我想关于这个主题每一个人内心都会有很多的体会,不敢说是开示,只能说将末学的一些所思所想,出家之后的一些心路历程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今天讲“师父的慈爱”。我出家的时间从2011年2月算起至今有七年,我所说的师父是我们中兴柏林寺的第一位住持净慧老和尚,我算是在师父的晚景跟随着老和尚,亲近老和尚。净慧长老出生于1933年,湖北新洲人。2011年老和尚年近八旬,那时候我们刚剃度,一共有21位沙弥师父——刚剃度还没受戒称为沙弥。师父将我们先聚集在邢台玉泉禅寺学习《沙弥律仪》《沙弥十戒》还有佛教的一些基础知识。之后,下半年我们又到黄梅四祖寺去学习,相当于做了一个僧伽教育班。

那个时候老和尚在四祖寺双峰讲堂——双峰讲堂因四祖寺西部的双峰山而得名——亲自给我们新剃度的沙弥集中讲授《沩山警策》。“沩山”是沩仰宗的祖师沩山灵祐禅师,沩山在湖南宁乡,山上有个密印寺。《沩山警策》主要就是勤策、劝勉刚出家的沙弥、修道的学人。比如说《沩山警策》中谈到要结交好的朋友,它做一个譬喻:“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你结交一个好的朋友就是在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虽然对你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你跟他在一起会天天受他这种能量和情绪的影响。如果是一个善知识,他会带动你,他每天的正能量能传递给你;就像在这种微雨蒙蒙的天气当中行走,衣服虽然没有被淋湿,但是雾露的湿气已经不知不觉地沾润了你,所以好的朋友能使你逐渐走向成功。

《沩山警策》中沩山祖师还告诫我们修道的学人不要贪逸睡眠,尤其早上听到打板,不能因为晚上晚睡了,或者说太困了爬不起来而不去上早课、不去吃早饭,贪逸睡眠容易让光阴空过。《沩山警策》就是这样一些警策的文句,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对你们生活、工作、学习同样是有警策、有劝勉作用的。

老和尚亲自授课,一连讲了五天的时间。大家想一想,对于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每天要讲两个半小时,一连讲五天。而且作为方丈和尚每天都是很繁忙的,应接不暇:包括外部的接待事务;寺院的一些杂务——斋堂吃饭,大家的住宿,还有水电,这些方面他都要考虑到,所以每天是日理万机。他能抽出这个时间专门来授课,连续地讲五天,而且是七八十岁的这样一个年纪,大家想一想是多么地不容易。

如果大家对于文言、对于古汉语稍微有些了解,读诵《沩山警策》这个文章是不会太困难,但是里面有很多微言大义需要发掘出来,需要师父来讲授。师父逐字逐句地给我们剖析其中的义理,所以这一讲就是五天。关键是,他结合自己修行的经验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僧才。

我们非常有幸地来到柏林寺,能看到有这么一个寺院汇聚了这么多出家师父。在我们一楼斋堂,前方坐的就是出家师父。师父们穿着的这个大衣袖叫做海青,是一种礼服。昨天我身着的是大褂,又叫直裰、长衫,是一种便服。昨天心慈法师给大家演示过堂时,有一位法师他穿着有一个搭钩环儿的衣,那件衣就是大家常讲的袈裟。所以包括穿袍搭衣,包括吃饭,包括在寮房当中,包括待人接物当中一些很微细的东西,师父都是一点一滴地告诉我们,言传身教。

当然你也可以主动地去观察他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老和尚很注意收纳整理物品,我进过他的屋子,看到他的储物箱上面都有标签,比如说夏季的衣物,一些陈旧的物品,他都把储物箱上面贴个标签做好分类,尤其是衣服叠放得整整齐齐。所以像你们的禅被、坐垫,在离场时希望大家都能自觉把它折叠好。

大家理解的修行可能是诵经、持咒、礼佛,这是狭义的修行。你们要把修行这个概念广延开来,更广义的修行就是在生活当中这样一些小细节处用心。环境干净整洁了,我们这个心才能安定、才能专注。老和尚不光是说,而且还亲身做到了,往往行胜于言,行动更有力量,所以师父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平凡而真切。

在课程结束之后,老和尚不顾天寒地冻和自己疲劳的身体,又陪我们在老祖寺打禅七,一连打了四个七,共二十八天。老祖寺海拔大概有八九百米,盘山路两百多个弯儿上山,山顶上就一个寺院,旁边也没有商铺,到了冬天大雪封山,非常非常冷。禅七中主七和尚每天会进堂讲开示,指导大家每日的修学,包括禅堂的规矩,以及我们怎么样用功等等。老和尚为了培育僧才不惜自己年迈的身体,在天寒地冻的环境当中每天进堂给我们开示。

熟悉老和尚的人都知道他有咳嗽问题,到了冬天咳嗽会加重,所以在每次开示之前都会听到他在维那龛里面先要咳一阵子,然后再拿起话筒说话。师父讲话过程中有时也会咳嗽,等到稍微缓和舒畅了些,他又接续自己的话语直到结束。所以,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顿时感到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演绎什么叫做“慈悲喜舍”。所以出家人是以身作则,通过这样一种榜样的力量给大家传递一种正能量。

我跟师父最后的一番谈话是在2012年的圣诞节——当然这个圣诞是西方的圣诞节——在四祖寺,记得最后一句话是:“两耳不闻闲杂语,一心只做本分事”。当时我是关于信任这个问题和老和尚交流,没想到竟是师徒之间最后一次面对面、近距离的谈话。因为我是直接从学校跑到寺院然后出家,当时刚出家不久,所以对于社会上很多方面我都不甚了解,所以需要师父帮忙指明方向、理清思路。当时老和尚切中肯綮跟我说了这两句话:“两耳不闻闲杂语,一心只做本分事”。

我们要成才,都会经历很多的磨难和考验,老和尚也是这样一步一步咬牙坚持过来的。所以大家务必要恭敬礼貌地对待僧宝,当然包括对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说不定你周围的你的同学,你身边的亲戚、好友都是观世音菩萨示现人间来度化你的。

“两耳不闻闲杂语”,我们不要去谈论是非,尤其是耳朵听到的二手资料,听到别人说什么,你一定要有个理性的判断。“一心只做本分事”,做好你眼前当务之急、本分的这些工作。这是简单地跟大家分享“师父的慈爱”,我不说太玄远幽深的道理,就把最实际的,我对老和尚的这样一种感受分享给大家。

我们做一个回向:“以此所诵《慈经》之所有善法功德,回向给护佑我的三宝圣众,祈愿山门清净、佛法常兴;回向给养育我的父母亲眷,祈愿平安吉祥、幸福快乐;回向给教导我的师长善友,祈愿道法通流、事业腾辉;回向给饶益我的国土家园,祈愿宽广美丽、繁荣富强。”今天第一天早课圆满结束,祝福大家新的一天有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