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无”的宗教 崇谛法师


(2019年7月21日下午于文殊阁) 

各位营员: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到柏林禅寺, 跟夏令营的同学们进行交流。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禅是“无”的宗教》。


中国佛教三阶段及生活禅的提出


净慧老和尚对中国佛教史做过一个划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佛教的中国化。即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逐步被国人接受,并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影响。这一时期,以道安大师为代表。

第二阶段,是佛教的大众化。佛教最初传入中国,基本上还停留在贵族、文人士大夫阶层,到了禅宗兴起以后,才真正能够高扬“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力倡佛教大众化。这一时期,以六祖慧能大师为代表。

第三阶段,是佛教的现代化。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西方开始了启蒙运动,清以后,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攻入中国,带给国人很大的冲击。一方面,人们还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天朝上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也看到自身经济、军事的落后,于是自上而下开展了振兴中国文化的运动。佛教界有很多高僧大德,对当时教内的一些弊病进行反思,并提出佛法重兴的建议。真正把佛教现代化进程推向巅峰的,是清末民国年间的太虚大师。他从人生佛教、人间佛教角度,推动“教制整理、教产改革、教理弘化”,掀起中国佛教改革的复兴运动。

当今时代,无论佛教界还是学术界,都有一个共识,在中国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净慧老和尚所提倡的“生活禅”,是落实人间佛教的一个典范。

昨晚明海大和尚提到,1991年老和尚开始酝酿提出生活禅,这个理念体系包括修学思想、僧团教育、弘法实践等多个层面。我个人理解,这个理念形成过程当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夏令营活动的展开。

大家可能也有所观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佛教是处在一种被误解的状态中。有人会说,信佛的基本上年老的比年轻的多,贫穷的比富贵的多,没有读过书的比读过书的多。我经常想,老和尚真是太有智慧了,他看到了未来是年轻人的,所以于1993年率先举办夏令营。这种弘法模式,给佛教的发展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力量。这一举措,在我看来,于中国佛教史特别是近现代佛教发展史上,将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老和尚在北京广济寺参与创办《法音》杂志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很多来自东南亚、日本以及韩国等地的海外佛教人士,陆续来到中国大陆朝山礼祖。这为中国大陆佛教的复兴提供了一种外在的激发。

1987年10月,老和尚陪同日本临黄协会代表团到河北正定临济寺、赵州柏林禅寺朝拜。在柏林禅寺的赵州塔下,他有感而发,赋诗一首:“来参真际观音院,何幸国师塔尚存。寂寂禅风千载后,庭前柏子待何人?”赵州禅师的舍利塔屹立在燕赵大地上,千百年来巍然不倒,等着后人,等着谁呢?谁也没想到,两年之后,老和尚受中国佛教协会的委派,到柏林禅寺来中兴赵州祖庭。

昨晚普茶观看视频,大家看到了柏林禅寺,从昔日的一片废墟到今时的巍巍殿堂,个中的艰辛,只有亲历者才能知道。老和尚那句“庭前柏子待何人”,其实等待的不仅仅是他自己,更有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因为我们才是这个社会未来的希望,是佛教真正融入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的希望。

明海大和尚昨晚反复讲到,你们来参加生活禅夏令营,回去以后,人生轨迹一定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至少,我们想让年轻人知道佛教文化,特别是禅文化,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给当今时代每个人的安身立命提供精神上的营养补给,成为我们的人生指南。

 

不立文字、不离文字的禅


今天这场交流,海和尚给我安排的主题,就是跟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禅宗。这个题目很大,而且禅宗有“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特点,是超越语言文字的。

虽然说“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但是你们会发现禅宗的文献很多。十几年前,台湾的蓝吉富老先生收录禅宗典籍,编了一套《禅宗全书》,洋洋洒洒有一百册、五百七十余部。

所以禅宗不立文字,也不离文字。我们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去了解参禅的方法,进入到禅的人生境界。这些文字被喻为“标月指”,借此我们可以看到月亮。一切语言文字、方法,都是标月指。当我们看到美好的月亮以后,一定要“得月而忘指”。佛教有“五明”之说,作为合格的出家人,要在工巧明 (工艺学)、声明(语言学)、医方明(医学)、因明(逻辑学) 和内明(佛学) 五个方面都比较精通。我在声明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但是希望通过我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禅宗的宗风、特色以及禅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所了解,乃至于学会用禅的方法,优化我们的人生。

 

禅宗的“无”


赵州从谂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数一数二的大祖师,留下了很多启发心性的公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狗子无佛性”的“无”字公案。这个公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知道,两汉之交,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又经过几百年的消化,实现了中国化,产生了几个极具中国文化特质的宗派,首推禅宗,包括天台宗和华严宗。太虚大师曾经说过:“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

随后,佛教经由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特别是禅宗,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和文化输出国,但在欧美的文化视野里,近现代向世界传播禅宗的,主要是以铃木大拙为代表的一批日本禅师。他们主动走入西方,用英语去宣讲佛法、传播禅宗。

日本临济宗东福寺管长(住持)福岛庆道禅师的英文也非常好,1989年,他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以《禅是无的宗教》为题目演讲,探讨“无”的真义。我今天的分享,也是借用他的题目。这本书后来在大陆出版,净慧老和尚写过序。在序言里,净慧老和尚对“无”做了一番论述:

 

“所谓‘无’,就是需要荡尽一切恶知恶见,泯绝一切分别对待,斩断一切攀缘执著。古人把‘无’字喻为‘活人剑’‘杀人刀’就是这个意思。说它是‘杀人刀’,是因为它无情地斩断了我们平常执以为真理的文字知见,以及忘却自性向外驰求的依赖心理,使我们突然面临一种撒手悬崖、无可攀措的‘绝境死地’。说它是‘活人剑’,是因为它通过彻底地断尽我们对境相的依赖,使我们在绝对无望的情况下,放弃向外攀缘,一念回光,反求诸己,从而安住于自己的本性。‘无’的这种意义,《无门关》中称之为‘活却从前死路头,死却从前活路头’。

‘无门之门’,实在说来,是我们能够有效地背尘合觉、回归自性、得大自在的一种殊胜法门。日本禅修至今仍很重视这个‘无’字, 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这篇序言里,净慧老和尚讲出了“无”的两个层面之含义:一方面,“无”是让我们断却执著、分别、向外攀缘的心;另一方面,“无”是让我们回归到自己的本心。

西方式的哲学和宗教学一向比较重视宗教的理论、教团等研究。无论是吕大吉先生的《宗教学通论》,还是段德智先生的宗教学书籍,以及西方宗教学的奠基性人物麦克斯·缪勒的著作,都围绕宗教的教主、理论、教团等要素进行了探讨。但是,当我们用这套理论来反观佛教特别是禅宗时,会发现禅宗有很多的特殊性,超出了他们对宗教的定义。换言之,禅是超越宗教的。

比如,西方哲学和宗教学意义上的宗教教主,同时就是造物主,有创造世界的神力,而佛教却没有这种观念。佛陀经常说,“我是僧中老比丘”。在佛教经典中,佛都是通过生活中普通的场景,给我们以开导。老和尚提出生活禅的真谛,也在这个地方。

“宗教”这个词汇来源于佛教,但是佛教对于宗教的理解不同于现代语境,比如《楞伽经》的“说通”和“宗通”,《华严五教章》的“宗门”和“教下”,禅宗也经常讲“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佛教的“宗”,指的是根本和宗旨性的内容,就是禅所蕴涵的;“教”是指通过法相名词,进行理论阐述,为众生所说的方便教法。宗是根本,是禅,是佛心,所以禅宗也叫“心宗”或“佛心宗”,因为它是直指人心的。

佛法有“戒定慧”三学,即“三无漏学”,其根本还是禅。昨天晚上有同学问三摩地(三昧),大家接触的各种法门,其实最终都要回归到三昧,比如净土有念佛三昧,密法有三密相应——“口诵真言,手结定印,心存观想”等。所以,禅作为佛法的核心和根本,贯穿于整个佛法。

此次夏令营的主题是“生命的觉悟和解脱”,刚才我说的“无”字的内在真义,就是让我们断却外在的分别和执著,反求诸己,回归到自己的内心世界。

赵州禅师八十岁来到观音院(今柏林禅寺),直到圆寂,在此驻锡了四十年。在此期间,很多学人前来求法请益。中国文化或者东方文化有这样的特点,比如儒家最为精髓的《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佛教也是一样,其经典基本都是弟子提出疑惑,然后佛陀给予解答。这就是佛教的一个最大特点,即“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法所关注的是我们每个个体生命当下的烦恼与困惑。

今天我们读祖师语录、僧传时,发现读不懂、看不通,恰恰是因为我们没有在那样一个生命的当下。就像我能够和明无法师谈论德国弗莱堡,是因为我们一起到德国交流过;如果在座的同学没有去过,描述得再多再好,也没有真切的体会。所以禅是对于生命当下的关注。

“狗子无佛性”的公案也是如此。一天,一位参学的禅人,来向赵州禅师请益。他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禅师回答说:“无。”学人说:“上至诸佛,下至蚁子,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无?”赵州禅师说:“为伊有业识性在。”

这则公案,估计今天很多人听了还是懵懵懂懂。禅,是一种境界和体悟,只有通过自己的修持真正参悟了,才能明白。

时至今日,日本乃至全世界还有很多人在参这则公案。我记得福岛庆道禅师讲过,有一次他带一个日本团来参拜赵州祖庭,一位五六十岁的僧人,就趴在赵州禅师的塔前,边用手掌拍塔边说:“都是你这个坏家伙,害我们一直迈不出这样一个困境。”这说明,他们一直在参究“无”字公案。很多禅人几十年都在为一个‘无’字而不断努力,足见这则公案对后世的影响。

宋代著名的大慧宗杲禅师,围绕“狗子无佛性”的公案,提出十条警示,提醒我们不要错会,最根本的就是不要把这个“无”当成有无的无去对待,不要用逻辑分析去对待,也不要停留于语言文字层面去对待,更不要在生活场景里去对待。因为禅是超越语言文字、逻辑思维的,禅让我们在生命的当下,断除对自我和万法的执著分别。

昨天崇辨法师提到了《六祖坛经》里的“不思善不思恶”, 其实佛教就是让我们回到禅宗经常说的“第一义”,即超越二元对立。

 

禅心三无


明海大和尚的《禅心三无》,在座的青年朋友可能读过。他谈禅心的“三无”是什么呢?是未来无忧、过去无悔、现在无怨。如果我们能进入一种禅的生活、禅的状态,就能体会到明海大和尚所说的无忧、无悔和无怨。

在寺院的斋堂一般都会看到一副对联:“食存五观,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佛告诉我们,吃饭时保持正念,则可粒粒米都咬着。如何正念进食呢?应心存五种观想:“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如果能够正念进食,我们就能对得起檀越信施的供养;如果我们做不到,将堕入三心未了的状态,滴水难消。这里的“三心”,就是明海大和尚所说的禅心三无的三个层面。

何谓“无忧”?《金刚经》中提到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无忧就是未来心不可得。在当今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事情瞬息万变,未来难测,不少人对于未来心存忧虑,拜神占卜。经常有居士来寺院找我们,问:“师父,您觉得我这件事能不能做呀?”“我儿子能不能考上大学啊?”“我这生意能不能赚钱哪?”一般情况下,我都跟他们讲,老和尚教导,“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佛法不是宿命论,而是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其忧虑未来,不如把握当下。即使你命再好,如果什么都不做,天上会掉馅饼吗?不会的!如果算命先生说你命运多舛,你难道就坐以待毙吗?不应该是这样的。佛陀告诉我们要从当下做起,去改变命运。

佛教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我们整个生命都是由一个个迁流不息、相续不断的念头组成的,前一个念头影响此刻的念头,此刻的念头影响下一个念头,因此只有把握住当下一念,才能真正主宰我们的生命,这就是禅宗所说的“做得了主”。

一个非常努力的今天,必然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这是符合因果的。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并没有得到理想的回报。这是因为,因果是众多因缘所生法,有时不是一一对应的,叫因果异时熟。这是第一个层面,即未来心不可得,如此做就可以无忧。

第二个“无悔”很容易理解,即过去心不可得。我们很多人都生活在对过去的懊悔中。在座的同学可能有过这样的想法,

“如果当初再努力一下,那个女孩是不是就答应我了?”或者“如果我当时更努力,是不是就考上985大学了?”但过去是永远改变不了的,可改变的只有当下,我们做得了主的只有当下这一念。对过去的懊悔,会让我们陷入低迷不悦,这实际上是一种执著、执念。

如何破除执念呢?就要看到念头的空性。空性是什么?无相就是空性,即看到一切都是因缘法,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当中。我们可以由不好到好,由不开心到开心,由不足到不断成长,因为这一切都是无常,是空的一种积极意义的表现。因此,不要活在对过去的执著和懊悔当中,应该当下努力,让我们的人生大不一样。这是第二个层面——无悔,即过去心不可得。

第三个最容易理解,对于现在的把握,叫“无怨”。我们往往对环境、对他人,甚至对自己有种种抱怨。即使明白应该正确地面对人和事,但是却做不到。

在这方面,古人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唐宋时期禅宗是整个中国文化的主流、显学,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没有不谈禅的。北宋大儒张方平感慨说:“今天的时代没有圣贤之人了。”有人说不是没有,都出家为僧了。像永明延寿禅师,半僧半俗的眉山长者苏东坡,他们都非常受人尊重。

苏东坡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学禅的代表性人物。他骨子里既有儒生的家国情怀,又有禅者超越二边的洒脱自在。北宋元丰二年,苏东坡经历了“乌台诗案”,遭受牢狱之灾。当时有很多人出面保他,神宗皇帝说他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遂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发配到湖北黄州,就是我们安国寺所在的地方。这其实是个虚职,相当于现在的民兵连副连长,还规定他不可签署公文,凡和公务有关的都不许他涉及。

苏东坡刚到黄州的时候,生活很清苦,内心又苦闷,最初借住在定慧院,后来到了安国寺,得到当时方丈继连禅师的很多指导,帮他走出了内心的樊笼。

当他在黄州稳定以后,弟弟苏辙就把他一家老小十几口人都送到黄州来,跟他团聚。他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生活来源, 但很幸运的是,他在黄州将近五年,三任黄州太守,从徐君猷、陈君式到杨君采,都给予他极大的包容,还在龙王山划了一片地, 供他耕种。因为这片地是面向东边的坡地,他才开始自号东坡居士。

但这片坡地石头很多,一年辛辛苦苦,收成也不好,满足不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开销。怎么办呢?他有位朋友,听说黄州沙湖有一户人家急售一片水田,就拉他一起去看看,希望能便宜买下来改善生活。结果第二天一早,天降大雨,朋友就抱怨天公不作美,但是苏东坡一点都不懊恼。要知道,他在黄州参禅三年,在安国寺打了三年坐,心态上有很大的改变。流传千古的《定风波》就是苏轼去沙湖的路上遇雨而作的,很多人都很喜欢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是当时苏东坡内心最为真实的写照,也体现了他对于禅的深入体悟。别人可能烦恼下雨很麻烦,但他说“何妨吟啸且徐行”,我在雨中漫步吟啸也是很开心的事。“竹杖芒鞋轻胜马”,我拄着竹杖比骑马还惬意轻快。关键是后半阕“山头斜照却相迎”,他看到天边还是有太阳的,表达了对生活充满希望。人在困境中,往往会缺少对于未来的希望,缺少坚定的力量。他之所以能够突破困境,就是因为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就是禅宗所说的平常心。我们只有真正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平常心,才能做到无怨。

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如意、不如愿,但是,我们要知道这都是因缘法,之所以有这样的果,是因为有之前的因,同时现在的因能够改变未来的果。佛法告诉我们要有这样一颗平常心。

苏东坡在黄州安国寺“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这是他打坐参悟到的境界,所以才能写出“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富有禅意的名句来。

这几天,大家在寺院里吃饭,有的人还比较适应,有的人可能就想吃肯德基、点外卖了。其实,如果能够真正把心放平和,我们就能“嚼得菜根香”,体会到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滋味。苏东坡在湖北吃过的最普通的一道地方菜叫腌菜炒竹笋, 吃完后他写下了“人间有味是清欢”。今天我们觉得每天吃臭腌菜太难过了,有的同学可能没有吃过,它会发出一种酸臭味,但是苏东坡觉得“人间有味是清欢”。只要我们心中有这份坚定的信心和力量,有佛法的滋润,就无论咸淡、顺逆,都是平和喜悦的。大家在柏林禅寺斋堂吃饭的时候,也要保持正念,去好好体会粒粒米都咬住的清明感,去体会咸淡皆有滋味的欢喜感,要慢慢咀嚼、细细体会。

如果我们能够对禅法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和体证,就能进入明海大和尚所开示的无忧、无悔和无怨的人生境界,这就是禅者的生活境界,是三心俱了的生活境界。希望大家好好体会。

 

什么是禅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关于禅的起源,《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记载,佛陀在灵山会上经常和弟子们交流佛法。有一天讲法之后,天人献上一朵金色婆罗华,佛把花拈起来,此时八万四千人天惘措,无论菩萨还是罗汉都不知道佛为何拈花,只有上首弟子摩诃迦叶破颜微笑。这时,佛很高兴地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这便是禅的起源,摩诃迦叶尊者体会到了禅——佛的心法。

大家能够来到柏林禅寺这座禅宗祖庭,非常幸运。祖庭是什么?是根源所在,出现过很多优秀的禅师。佛教常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在茫茫人海当中,有几个人能来到柏林禅寺呢?又有多少人能有机会参加夏令营,来亲近三宝呢?我们不要当面错过,一定要用心去体会禅的真义。

净慧老和尚曾就禅的含义,做过如下几个方面的论述:

第一,禅是一种境界,一种觉悟的人生境界。福岛庆道禅师说,“禅是无的宗教”,换句话说,禅是觉悟“无”的宗教, 让我们能够“背尘合觉”,体会无、空的真义,远离尘世的纷扰。佛教讲众生平等,平等在什么地方呢?一方面,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人人都会有烦恼、困惑,在这一点上是绝对平等的;另一方面,我们每个人都有觉悟的可能性,都可以通过修炼实现人生的突破,乃至究竟成佛,每个人在觉悟、成佛的可能性上是绝对平等的。所以,禅是一种觉悟的境界。

第二,禅是一种受用、一种体验。禅宗有句话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内心的烦恼和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佛法就是来解决烦恼、困惑的。“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每个人的烦恼各不相同,所以佛才对机说八万四千法门。禅也是一样,你必须真实地去感受生命的真谛,才能知道它的滋味。

第三,禅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一种让众生通过修行达到觉悟的方法。禅宗经常说,“不要死在句下”,就是指不要执著于语言文字。这与第二点相近,因为众生烦恼不同,所以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赵州和尚在开导学生的时候,有时说是,有时说非。他在不同的场合可能会说不同的话,因为他是对机而说的,是针对个体生命当下的烦恼进行开导,是直指人心的。所以说禅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

第四,禅是一条指引我们通向觉悟的道路,是一种生活艺术和生活方式。这一点,大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去好好体会。昨晚一位男同学提到自己在面对家人和外人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而禅是贯穿一切时、一切处的,如果你能践行禅的精神,就能平衡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如果我们想真正修禅,就要遵循老和尚所说的参禅的三个要求:第一专注,第二清明,第三绵密。绵密就是指在一切时处都能做得到,不是在外做得到,回家就做不到。如果出现这种区别,就说明我们还做得不到位,还需要继续努力。

南宋诗人杜耒在他的一首诗中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寺院里不能喝酒,客人来了,我们非常热情地给他煮茶喝,到了晚上月亮升起来了,大家就围炉夜话。这本是一个稀松平常的场景, 但这时如果月光前再横上一枝梅花,就感觉境界都不一样了。其实,禅给我们的智慧就像这枝梅花,能让我们用更好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

我们经常说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禅就是这双眼睛。《金刚经》里,佛问弟子们:“如来有肉眼不,如来有天眼不,如来有法眼不,如来有慧眼不,如来有佛眼不?” 眼就是我们看待这个世间的认知方式和角度。如果我们能怀抱如佛一般的认知来看待世界,那我们就具备了慧眼、法眼和佛眼。这时虽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是意境大不一样,我们会发现当下就是极乐世界,就是人间净土。当我们拥有了禅者的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也即苏东坡所说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所以说禅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永恒的幸福、真正的快乐。当我们的功夫绵密起来,达到禅的境界,就会发现一切时处都是幸福,都是安乐,都是美好。

禅,是梵文 dhyana 的音译,意即静虑、思维修。其实,其他宗教和某些修行方式,与佛法相比,都有共法的层面,包括通过静虑和思维修让内心达到平和安泰的状态。

比如,道家有《坐忘论》,特别是陈抟老祖提出的内丹学说,与禅的修行就有些相近。天主教、基督教也是如此。2011年,我陪老和尚到临近法兰克福的德国本笃修道院去交流。修士都要求是单身,他们的生活区一般外人也不让进,因为和尚也是单身,所以特意放行让我们进去。那一次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们被带到了灵修室,这是公认最为神秘的地方,里边有一间光线昏暗、一丈见方的小屋子,中间摆着红宝石的十字架,他们就面对十字架进行忏悔,也包括我们说的静修。

现在很流行瑜伽,他们也有打坐静修。当然今天的瑜伽和古代的有很大的不同。古代的瑜伽更多是通过对身心的调适达到身心的调柔和祥和,但今天身体层面的更多一些,对于内心的关注少了很多。

除了共法的层面,佛教禅法与外道禅也有很多本质的区别。圭峰宗密禅师认为外道禅和佛教禅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因果的认知。他在《禅源诸诠集都序》里提到了佛教的五门禅,这些传自印度的古代禅法,在今天仍然可以为我们所运用。

第一个是安般,也叫息道观,将我们的心念专注于呼吸之上。明天明影法师带领大家禅修时,将会讲解这个法门,它是当今最为普及的修行方式。老和尚提出修行生活禅的四个层面——发菩提心、树般若见、修息道观、入生活禅,修习生活禅就是从息道观入手的。

第二个是不净,用于对治我们的贪欲心。一定要注意,修不净观必须要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否则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陷入恐惧的状态,不能自拔。

第三个是慈心,用于对治我们的嗔恚心。早上崇辨法师带领大家修慈心禅,就是让我们把内心深处的慈悲心、菩提心挖掘出来,对治我们的嗔恚心。

第四个是观缘,通过对十二因缘法的参究,来对治愚痴。

第五个是念佛,用于对治散乱的念头,特别是忏悔业障,以对治我们累世的执念。

五门禅可以对治散乱、贪、嗔、痴、执著的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

 

禅宗的形成与发展


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付嘱摩诃迦叶,摩诃迦叶即为禅宗西天的初祖。中国禅宗由东土初祖菩提达摩传入,他也是西天的二十八祖。在他之前,一些高僧大德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诸多禅法经典,倡导禅修,当时禅学在中国北方有了一定的传播,但那时还没有形成所谓的宗派。

到了菩提达摩,进入如来禅时代。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这一时期被称之为纯禅时代,是一个藉教悟宗、悟心成佛的时代。我们看到从初祖达摩一直到六祖慧能,都是衣钵单传,走的是藉教悟宗的路线。从菩提达摩到三祖僧璨,都是依照《楞伽经》藉教悟宗,四祖道信改依《文殊般若经》,五祖弘忍和六祖慧能则改依《金刚经》。他们都是通过大乘佛教了义经典,去体认诸法的实相。

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但禅宗真正作为一个宗派出现和形成,实际上是在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时代。

少林寺后山的达摩洞是达摩祖师九年面壁的地方。达摩时代的禅宗,无论从思想理念、修行法门,还是生活方式上,都迥异于主流佛教,禅宗在当时是不被接纳的。当时的少林寺是一所律宗寺院,达摩祖师没有办法才到后山山洞里住了九年,一直等到二祖慧可前来接受他的衣钵,因此有二祖“断臂求法” 的公案。达摩祖师传法给二祖慧可后,即“只履西归”回印度了。

二祖慧可离开了少林寺后,为了避开北方的法难,先来到今天安徽岳西县的司空山弘法。当时禅宗的影响非常小,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法,后来才遇到三祖僧璨。据佛教史料记载,三祖僧璨当时还不是一名出家人,而是患有严重风疾的中年在家人。二祖慧可见到他,启发他开悟,并传付衣钵。之后,二祖便来到河北邯郸弘法,一百多岁时,他被当作异端,受迫害致死。可见当时禅宗处在一种多么惨淡的境地。

三祖僧璨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得了衣钵后,离开司空山,来到安徽潜山县的天柱山,想找一个人传授衣钵,一直找不到,后来才遇到了四祖道信。据史料记载,四祖道信当时还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小沙弥,但是三祖觉得他善根深厚,是一个禅器,就把衣钵传给了他,然后自己去了广东的罗浮山。

考察禅宗早期的历史,我们发现,从初祖达摩、二祖慧可到三祖僧璨,禅宗在当时都是不被主流佛教所接纳的,处在一种被打压的、颠沛流离的状态中。

真正改变了这种状态的是四祖道信。道信大师是湖北武穴人,古称广济。他接到衣钵后,就到庐山大林寺跟随天台智者大师的弟子智锴学习天台止观禅法。湖北很多人经常到庐山去参礼他,请他回家乡建造寺院。唐朝武德七年,道信大师来到湖北黄梅,驻锡传禅三十年。他依据菩萨戒法,建立了第一个独立的禅宗教团,并留下了《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据史料记载,当时跟他一起学习的有五百多人。

庞大的僧团必然会面临吃饭的问题。古代的禅师是托钵乞食,但当时生产力低下,普通农民每年的粮食收成,除去交租之外,自己所剩极少,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供养给寺院的更是少之又少了。

于是,道信大师提出了“坐作并重”。第一个“坐”指打坐修行,第二个“作”指劳作种地,“坐作并重”就是把修行和劳作结合起来,两方面都强调。后来,百丈怀海禅师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禅宗的“农禅家风”得以完全确立。农禅家风的确立,体现了中国禅宗因地制宜,敢于破旧立新、敢于重新审视乃至突破自我的伟大精神,最终改变了整个中国佛教的面貌和中国佛教史,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四祖道信大师提出“坐作并重”的思想之后,出家人可以自己种地,有了生活来源。从理论到实践,从僧团建设到生活方式,自道信大师开始,禅宗作为一个宗派才真正得以形成。在他之前,禅僧都是寄居在其他宗派的寺院里,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也没有自己独立的教团。所以按照今天宗教学的涵义去考察,中国禅宗的真正确立就是在道信大师创建四祖寺之时。

老和尚曾经在四祖寺的山门口写过一副对联,叫“黄梅佛国无双地,东土禅宗第一山”,认为四祖寺是中国禅宗的第一个寺院,为五祖弘忍开创东山法门,六祖慧能禅法传遍天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达摩祖师到慧能大师的纯禅时代,一方面是衣钵单传,另一方面是藉教悟宗。六祖之后,这种模式有所改变,进入到祖师禅,即禅机的时代,禅宗逐渐形成了五家七宗的格局,即临济、曹洞、沩仰、法眼、云门五家,其中临济宗下又分出黄龙和杨岐两派。

如来禅、祖师禅的最早提出,跟下面这则公案有直接的关系。沩仰宗的开山祖师沩山灵祐禅师,一日对他的弟子智闲说:“我不问你在经书上学到了什么,但是你告诉我,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智闲茫然不知,在经书上找了几天也不知道答案,就回复说:“我不知道,您告诉我吧。”沩山说:“我告诉你的,是我的东西,不是你的东西,你必须自己参究。”

智闲听了很感慨,说食不饱,画饼不可充饥,于是他离开沩山,到了南阳慧忠禅师曾经住持过的香严寺闭关,当时香严寺已经非常破败。有一天,他在农田翻地时,碰到瓦片,就捡起丢出去,瓦片碰到竹子发出敲击之声,他豁然大悟。

大家听了以后可能一片茫然,丢个瓦片怎能开悟呢?如果去读祖师的传记,我们会发现所有的禅师都是在生活中开悟的。为什么说生活禅重要呢?如果我们能契入一种禅的生活,就会发现其实开悟都是在生活当中。

智闲禅师开悟以后,非常感念沩山祖师当时没有为自己说破,便面朝沩山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并作偈曰:“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沩山禅师听说以后非常高兴,跟弟子仰山禅师说,智闲终于开悟了。仰山禅师说,我还要勘验一番。古代非常讲究勘验,即一个禅人有了悟境以后,必须要找到明眼人来印证他的境界是不是正确的、究竟的。

为什么说亲近善知识非常重要呢?古代善知识非常多,但是经书不容易得到,交通也不便利;今天恰恰相反,手机就可以读到大藏经,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可以到峨眉山、普陀山,但是善知识反而不容易遇到。今天著书立说的人很多,但是否有正确的知见,言行是否一致,我们就要考量了。

今天的年轻人在学佛的时候,一定要明白读原典很重要。佛经是佛的圣言量,一定不会有问题,古代祖师大德的注疏也一定不会有问题。虽然开始读的时候有些困难,但是如果多读,不断去体会,慢慢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至于走岔路。如果知见错了,就好比本来要到北京,但买错票去了广州,越用功反而越偏离目标。

话说回来,仰山禅师听说智闲开悟了,觉得未必,就前去勘验他。他见到智闲禅师就问,最近佛法修学得怎么样了。香严智闲禅师说:“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无立锥之地,今年锥也无。”这句话讲的是佛法修行的次第,去年我是这样的状态,今年我是另一个状态。这就是如来禅。

仰山说:“你只是会得如来禅,还没有能够契入祖师禅的境界。”智闲听了以后说:“我有一机,瞬目似伊,若还不识,问取沙弥。”此即祖师禅所倡导的一念顿超、向上一路的层面。仰山禅师听了以后说:“恭喜你,你已经会得了祖师禅。”

这是关于如来禅和祖师禅出处的最初说法。“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体现了修证的次第,这就是如来禅的特点,如《六妙法门》和《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所讲的天台止观。到了祖师禅,“若还不识,问取沙弥”,表达的是本来现成,当下即是,即使沙弥也有本自具足的佛性。

其实,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神秀大师的偈子,“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讲的就是如来禅。六祖慧能大师的偈子是怎么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祖师禅,一念顿超。

所以说一个是渐修,一个是顿悟。当下一念觉悟了,就可以达到和佛菩萨一样的认知。这是解悟,后边还要证悟,由解悟到证悟,是两个不同的层面。见道之后,在实际生活当中, 还要保任,还要渐修,把功夫变得绵绵密密。禅不是口头的、

理论层面的东西,它一定是真修实证的体验,是直指人心的。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开悟,他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每个人本自具足智慧德相,人人皆可成佛,只不过一直以来被贪嗔痴等种种烦恼覆盖住了,所以我们要修行。祖师禅的修行是让你当下体认自性的宝珠;如来禅的修行则是让你慢慢擦拭尘土,使宝珠光现。这就是如来禅和祖师禅的差别,大家可以慢慢体会。

从两宋之交开始,禅就发展到了一个融通的时代。沩仰、法眼和云门三家,因为种种时节因缘,相继陨落,只有临济和曹洞保留了下来,后来逐渐形成“临天下,曹一角”的格局。佛教界整体则呈现出禅净合流、禅教合流的局面。当时永明延寿、中峰明本等诸多禅宗大德都倡导净土法门,同时撰写调和宗门与教下的著述,如永明延寿大师所写的《宗镜录》。

 

人间佛教与生活禅


清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国内各种势力的压迫,中国佛教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局面,救亡图存成了佛教界的头等大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太虚大师以超凡的智慧,提出了人间佛教思想,把整个中国佛教未来两百年的发展道路都设计好了。今天,无论是大陆、港澳台,抑或是海外所走的佛教路线,基本都是沿着太虚大师所提出来的理念在践行。

当时,中国佛教脱离现实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太虚大师特别指出,佛教已经由活人的佛教变成了死人的佛教,教界盛行经忏佛事,热衷于超度亡灵,对当下现实的社会人生殊少关怀,佛教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为了拯救垂亡的佛教,太虚大师振臂一呼,提出“教理改革、教制改革、教产改革”,呼吁佛教要做教育,关怀当下的现实人生,他提出:“佛教的本质是平实切近而适合现实人生的,不可以中国流传的习俗习惯来误会佛教是玄虚而渺茫的;于人类现实生活中了解实践,合理化、道德化,就是佛教。”

太虚大师有一句名言:“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他说,我们去礼佛的时候,觉得佛菩萨是非常伟大的一种形象,但佛是由人觉悟而成的,是由人修来的。怎么修?从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开始。佛法不离世间法, 我们首先要从人天乘,从道德层面做起。

世间对佛教有很多的误解,今天仍有很多人觉得佛教是封建迷信,是电影里的少林功夫。有一次,我陪同老和尚去德国,在电梯遇到一个德国小孩,他看到我就说:“啊,少林!”台湾的圣严长老说,佛法这么好,知道的人这么少,误解的人这么多,怎么办?在座的同学虽然不一定都信仰佛法,但至少都是关心佛教的,面对这些误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需要为佛法正名,引导人们重新正确地认识佛教,知道佛法关注现实人生,强调向善、向上的人生理念,对现实人生有所指导。向善就是好的,让人能够离恶向善;向上就是积极进取的,不是消极的。

这两年“佛系青年”这个词非常火,有人认为“佛系”就是“无所谓”的意思。最近有位年轻人在我们寺院住了很久,谁问他,他都回答:“都可以,无所谓吧。”按照网络的说法,他真的很佛系,但实际上佛法不是这样的,佛法不是是非不分。

我很佩服昨晚做分享的那位天津同学,十几岁时就开了三家公司。他说在做善事、给别人机会的时候,自己经常上当受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第一,做菩萨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要付出,不断地付出,别人误解我、不理会我都没关系。因为菩萨是做众生不请之友,不因别人回报才做。第二,不是无谓地付出,做事情要有智慧,而不是混沌、迷茫的状态。

大家来到寺院,首先踏入的是天王殿或山门殿,中间憨态可掬的是弥勒菩萨,四周则是怒目圆睁、维护正义的四大金刚。佛法也需要维护正义,不是让我们是非不分。太虚大师也反复强调,我们应该理性地去面对人世间,不要误以为佛法对一切都是无所谓的,都是消极的。

所以佛教徒都肩负着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要为佛教正名,要把我们在柏林禅寺看到的、听到的、了解到的,多跟社会上的朋友分享,把佛教的正知见传递出去。这很重要,这个传递的力量非常之大,对人的改变也非常之大。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记得有一次我陪老和尚到安徽某地,当时负责接待的是当地的一位组织部长,他说:“老和尚您一定觉得很奇怪吧?”因为主管宗教、负责接待的一般是统战部门,这位部长接着就说,“我是来感谢您的,感谢您救了我的女儿,救了我们一家。”

原来他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与父母产生了很深的代沟,家庭矛盾频发。后来女儿出国留学,留学期间,有一门课程涉及到填问卷,其中一栏要写信仰情况。她想到家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去寺庙烧香,就填了佛教。但是那堂课要求他们结合信仰,讲一讲自己的认知和体会,她当时完全没有概念,就借助网络查了很多资料,偶然间发现了柏林禅寺的生活禅夏令营。她很感兴趣,就报了名,而且很顺利就被录取了。七月份她很开心地来参加了夏令营,结束后就回到了家里。

在回家的当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吃晚饭的时候,她跟父母说:“您们坐好,我来帮您们添饭。”她就把碗拿起来给父母每人添了一碗饭,然后跟他们讲:“粮食来之不易,一定要把它吃光,不可浪费。我在寺院里,师父都是这么教导我的,一定要爱惜粮食,懂得惜福。”

吃着饭,她父母就哭了,过去十几年里,女儿从来没有给他们添过饭,还告诉他们要懂得珍惜粮食。他觉得女儿完全变了,树立了一个非常正确的生活态度,与他们的关系也和睦了。我记得那年冬天,他还专门带女儿到四祖寺,拜见了老和尚。他女儿之后还有很多好的变化,就像明海大和尚讲的,人生轨迹大不相同了。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几天,大家接触到的夏泽红居士、李晓林老师、班文战老师,他们都曾经是夏令营营员。夏令营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曾把历届的老营员代表请回来,邀请他们谈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体会。他们有从政的、从商的、从教的等等,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实现了人生价值。这也是老和尚倡导生活禅的真义所在。

太虚大师也反复强调佛法是用来指导我们现实人生的。他说:“今之人生佛教,侧重于人生之改善,特出者即能依之发菩提心而趣于大乘之佛果,即于此上,消极的则对治佛法向来之流弊;积极的则依人生之改善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他所倡导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是对以往佛教流弊的一种反思和应对,让我们都能回到生命的当下,从当下做起,关注现实人生。

在座的每位同学,回去以后,从学习到家庭生活,从正确对待自己的内心世界到对待家人朋友乃至陌生人,都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方式。这就是佛法说的正知见,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慧眼、法眼、佛眼。

老和尚讲,“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

多年来我反复体会,老和尚提倡的生活禅,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禅的智慧觉照下,正确地对待生活,以清净的生活替代染污的生活,不再浑浑噩噩、灯红酒绿,而是实现有理想、有觉悟、有观照的人生。

观照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念头很容易打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一句话就是“观自在菩萨”,“观”就是我们的观照力、觉照力。在生活的每个当下,我们是不是都有觉照力, 能自己做得了主,知道此刻我是谁,在干什么,该如何正确地对待生活?学佛之前,我们往往是迷惑的。学佛之后,我们需要通过禅的修学,树立正确的知见和态度,改变这种迷茫的生活,“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和禅的风采”。

生活禅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对如来禅、祖师禅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如来禅、祖师禅,都不离世间生活。祖师大德的语录、开示,都非常强调这一点,比如六祖大师经常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离开世间去找菩提,犹如觅兔子的角一样,是找不到的。

这里再介绍一则著名的公案。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老和尚您还修行吗?您是如何用功夫的呢?”大珠慧海禅师回复他:“饿的时候吃饭,困的时候睡觉。”源律师笑道:“这么说,我们都差不多,因为我们每天也是困了就睡觉,饿了就吃饭。”慧海禅师说:“我说的跟世间人不一样,世间人吃饭的时候不肯吃饭,百种须索”,就是说吃饭的时候在做种种思考,“睡觉的时候也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想着明天我干什么,后天有什么好吃的。禅者的吃饭睡觉和一般人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说是不同的。我们能不能在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禅的精神所在?如果吃饭时,我们能够去掉百种须索,睡觉时能去掉千般计较,当下就可以与历代禅师同一鼻孔出气。这就是老和尚在《生活禅开题》里所讲的意思。

生活禅的四个根本,首先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含摄了出离心。每个修学佛法的人,都要做好两个方面:第一是在觉悟世间苦的基础上,发出离心,指向解脱道;第二就是发菩提心、慈悲心,指向菩萨道。

生活禅提倡“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和“善用其心,善待一切”。智慧和慈悲,是大乘佛法的全部,也是生活禅的全部。今天对于佛教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日子——观音菩萨成道日。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千手护持、千眼照见。千眼,可以解脱人生的烦恼,代表大智慧;千手,可以给予众生帮助,代表大慈悲。老和尚所说的“觉悟人生”“善用其心”,就是智慧;“奉献人生”“善待一切”,就是慈悲。

老和尚提出的修行生活禅的四个根本——发菩提心、树般若见、修息道观、入生活禅,菩提心就是从慈悲层面说的,般若见就从智慧层面说的,座上实修层面就是息道观,最后能够入生活禅,这是受用境界。当我们进入禅的生活,那就是一种纯正的、信仰的生活,理性的、因果的生活,自觉的、良心的生活,现实的、道德的生活。

我在老和尚身边多年,最大的体会是,他能用最为平实普通的语言,把传统佛法进行现代化的诠释。“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就是他提炼出来的做人八字方针;做事的八字方针,就是“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大家如果在生活当中去践行“二八方针”,就会有很深刻的感受。

生活禅是人间佛教的具体实践,是传统禅法的现代表达。用现在的语言去诠释传统的佛教,其宗旨就是“继承传统(契理),适应时代(契机),立足正法,弘扬禅学,开发智慧,提升道德,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同时,生活禅也倡导“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通过这样的修学,我们就可以体会到老和尚阐释的禅的四个根本精神:“勇于破旧立新的改革精神,善于取精用宏的创造精神,敢于广开法门的宽容精神,志于突破自我的觉悟精神”。希望大家好好体会。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所讲内容有很多不到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也希望大家能够忘记我这短黑粗胖的手,去记住月光的美好。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